-
戲中立戲骨,戲外樹風骨
這段時間,有兩位老戲骨贏得掌聲。
2025-10-16
-
中西方園林的相遇,“內卷”邂逅“凡爾賽”
莫奈《睡蓮池》,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文徵明《真賞齋圖》,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今年以來,攜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和十余家國內外藝術機構,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西館相繼舉辦“樂林泉——中外園林文化展”“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特展,此后還將移師寧波、香港。
2025-10-15
-
中國電影發(fā)展需從“大眾”思維轉向“分眾”思維
在當下的電影制作中,明確的分眾畫像比模糊的大眾定位可能更有參考價值。
2025-10-15
-
“戲劇最文學”:守住文學之根,方可綻放戲劇之花
我今天提出一個觀點:“戲劇最文學”。
2025-10-15
-
話劇《誰在敲門》:鄉(xiāng)土生活中的精神堅守
近年來,以文學作品為母本打造舞臺藝術作品,已成為文藝創(chuàng)作的新趨勢。
2025-10-15
-
名作改編,別徒有其“名”
近年來,由經典文學名著、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暢銷小說等改編而來的舞臺作品數量與日俱增,成為當下文藝創(chuàng)作的重要現象。
2025-10-14
-
算法時代的電影創(chuàng)作不能只有“精確的無趣”
有現實底色并能對社會議題積極發(fā)聲的電影,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2025-10-10
-
一幅現代都市教育生活的新圖景
近期,都市家庭生活劇《歡樂家長群(第二季)》在湖南衛(wèi)視、芒果TV播出,引發(fā)關注。
2025-10-10
-
尋找傳統文學與長劇的共生之路
作為一名有著雙重身份的文學作者與影視編劇,我切身感受到,無論是出版行業(yè)還是影視行業(yè),都經歷著陣痛與劇烈變化。
2025-10-10
-
民族氣韻 生命贊歌 ——歌劇《紅高粱》如何重塑新時代“紅高粱精神”
當蒼涼的嗩吶聲打破靜謐,帷幕拉起,風雨如晦,高粱如火。
2025-09-29
-
在萬年時光中,回溯藝術的靈光
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經百年發(fā)展,步入了快速發(fā)展時期。
2025-09-25
-
脫口秀:以笑的名義托舉普通人的生活
隨著何廣智和翟佳寧分別奪得《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簡稱《脫友2》)和《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簡稱《喜單2》)的總冠軍,陪伴了網友一整個夏天的脫口秀綜藝終于落下帷幕。
2025-09-24
-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過去,我們通過科幻電影和小說暢想出一幅幅人類遨游太空的圖景;而今,在一部太空紀錄電影中,我們獲得了真實的答案。
2025-09-19
-
明明看不懂又為何說藝術有治愈功能?
羅斯科巨大的抽象畫作,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能量場,將你包裹。
2025-09-17
-
靜水深流 知而后行
我相信世界上有一個丹麥王子哈姆萊特,我相信世界上有殉情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我相信暴風雨中的米蘭達公主會遇到她的心上人裴迪南王子…… 多么神秘而又浪漫的世界!多么堅貞不渝的情感! 獨幕劇劇本《暮歸》由翟延平、喬宗玉聯袂創(chuàng)作,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退休教授李絮與文獻學者桂芬跨越半生的純真愛情。
2025-09-12
-
通過一條特殊的透視線 看見人民的力量
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人民必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美術作品展”中,陳堅的油畫作品《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時》,描繪了1945年9月9日9時在南京中國陸軍總部舉行的日軍投降儀式,再現了中國戰(zhàn)區(qū)受降的歷史場景。
2025-09-12
-
藝術何以沒有“觀念”
讀完人民美術出版社的新書《畫中有話》,有些話想聊聊。
2025-09-12
-
以真實之力守護歷史尊嚴
紀錄片《左宗棠收復新疆》首輪播出已圓滿收官,現已開啟第二輪上星播出。
2025-09-12
-
晉綏抗戰(zhàn)文藝大眾化的實踐與啟示
作為抗戰(zhàn)時期重要的根據地之一,晉綏抗日根據地在黨的領導下所開展的抗戰(zhàn)文藝實踐影響深遠。
2025-09-12
-
藝術與救贖:弗朗西斯·培根的精神之塔
《藝術的告白:培根談畫錄》 [英]弗朗西斯·培根 [法]米歇爾·阿欽波 著 宋光野 周雨曈 譯 商務印書館2025年出版 英國畫家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的畫作似乎十分晦澀難懂。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