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歌者
就像法國17世紀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爾曾說的那樣:“人應(yīng)該詩意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這是人類的一種理想。
2024-11-04
-
論徐彤寫作:越過風雨橋
十二年前,一道命令把我調(diào)到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文學系。
2024-11-04
-
陳亞軍:新征程上 駿馬奔騰
從盛夏到深秋,從第十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揭曉到在南寧舉辦盛大的頒獎典禮,我們一直在熱情關(guān)注。
2024-11-03
-
王春林:新時期山西文學的多元構(gòu)成
新時期具體指稱的是從1976年特殊時期的結(jié)束或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起始,一直到當下時代這樣一個時間段落。
2024-11-03
-
“主題寫作”:舊題與新論
似乎存在一種觀念或反應(yīng),只要與意識形態(tài)、主題或主流掛上鉤,這樣的文學寫作就必定乏善可陳,面目可疑。
2024-11-03
-
澳門年輕寫作者“筆”與“詩”的方陣
自2017年起,一年一度,李鵬翥文學獎迄今已屆八載。
2024-11-03
-
每一個去處都值得書寫
《蒼穹之上》 王場宏 著 中國華僑出版社 以世界之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會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辨別世間的種種不同,為它們劃分類別,在比較中尋求差異,從而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2024-11-02
-
梁曉聲新作《不裝深刻》:不裝與深刻
一 有兩個詞語很美妙,一個是值得,一個是不裝。
2024-11-01
-
我們共同的尋路記——略說“60后學人隨筆”叢書
李怡兄說要寫一本書,在某個有酒的場合說起。
2024-11-01
-
南翔《尋找徐文龍》:“尋找”的意義
多年以來,教育都是備受社會關(guān)注的話題。
2024-11-01
-
張銳鋒《古靈魂》:歷史鏡像中的文體探險
《古靈魂》200萬字的恢宏體量和精工細作,不僅在散文創(chuàng)作領(lǐng)域冠絕一時,而且在類似題材的小說和非虛構(gòu)紀實等其他各種體裁領(lǐng)域,也殊為罕見。
2024-11-01
-
臺灣少數(shù)民族生態(tài)書寫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24-11-01
-
愛與恨,在沉默中隱浮——讀先志小說《室內(nèi)地圖》
隱秘幽微的心理動線、親密關(guān)系之中的情感張力,這樣的寫作在中外文學史上有一支不可小覷的傳統(tǒng)。
2024-10-31
-
無可言說的隔膜——讀胡詩楊小說《紅旗袍》
如果要為胡詩楊的短篇小說《紅旗袍》提煉一個關(guān)鍵詞,那么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隔膜”。
2024-10-31
-
小說家是目光,也是景色——付秀瑩和她的小說記憶
一 消退在成長記憶中的鄉(xiāng)愁 人的記憶像一把遵循“墨菲定律”的漏勺,留下的都是沒用的,有用的都漏得無影無蹤。
2024-10-31
-
負影隻立,何如還鄉(xiāng)?
“還鄉(xiāng)”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在中國傳統(tǒng)敘事文學中,“還鄉(xiāng)”是漂泊的終結(jié),“還鄉(xiāng)”情節(jié)往往意味著脫離漂泊母題,表現(xiàn)的重點不是漂泊,而是回歸。
2024-10-31
-
作家論中的人與文化——漫談陳宗俊的《潘軍論》
我與陳宗俊有緣。
2024-10-31
-
李恒昌《大河赤子》:黃河在血脈中洶涌奔流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曾言:“一個確定了目標,并朝著目標堅定前行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2024-10-31
-
《唱響新時代之歌》:實證研究與理性思辨的有機統(tǒng)一
張陵的新著《唱響新時代之歌》對作家何建明新時代創(chuàng)作的報告文學進行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梳理、解讀和研究,不僅將何建明新時代十多年間創(chuàng)作的二十多部報告文學(絕大部分是長篇)以整體面貌呈現(xiàn)出來,而且做了許多深入的闡釋,做了許多深刻的理論分析和研究,可以說這是一部及時評論、研究重要文藝現(xiàn)象的高水平學術(shù)著作。
2024-10-31
-
《荷葉浮萍》:茫茫紅海有此萍
清代乾隆中期,《紅樓夢》甫一問世,隨即引起公眾熱烈關(guān)注,續(xù)書蜂起,多家評點,當時有“開講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之說。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