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莽草》:化腐朽為神奇,化冤孽為善果
《水莽草》插圖
水莽是毒草,蔓如葛藤,紫花像扁豆,誰要是誤食了這種草,會立即死掉,被稱為“水莽鬼”。在當(dāng)時的某些地域,應(yīng)是確有此說。民間說法,這種鬼難以輪回,除非有被毒死的新水莽鬼頂替,方可投生。這樣,楚中桃花江一帶,水莽鬼很多。
這種鬼特別多,因為已有的鬼需要增加同類鬼為自身重生補缺?因為老鬼們有這種需要?如同某種商品需求量大、消耗量大才能刺激生產(chǎn)發(fā)達(dá)。這個邏輯似乎是莫名其妙,卻又符合某種經(jīng)驗。
呵,是了。需要并不能直接促進(jìn)多產(chǎn),可悲復(fù)可憎的是中毒死掉成為鬼以后,此鬼要殺人成鬼,頂替自己的鬼定額,才能投生。太不幸,太討厭,太遺憾了。
嗯。這種經(jīng)驗是人性的糟粕——自己如果倒了霉,遭了殃,無法挽回又無法報復(fù),那么最可能的是盼望他人也倒同樣的霉,遭同樣的殃。
這種規(guī)則是一種逆向的競爭,就是大家競爭不做失敗者中的那位最最失敗者,進(jìn)行“不做倒數(shù)第一”的競爭。
規(guī)則說明:一、吃了水莽草而死,是倒霉者。二、這個倒霉者可能不是最倒霉者,因為此水莽鬼可以害另一個人變成新水莽鬼,從而使老水莽鬼脫離陰間,投生來世,重新做人。三、那么,人與人之間,鬼與鬼之間,本來并無仇恨,是混賬的規(guī)則造成了害人的需要、防人的必要;同時,成了水莽鬼以后,在意圖拉墊背“制造”另一個水莽鬼的過程中,那些被成功地防衛(wèi)掉、害不成人也無法投生重新做人的水莽鬼,才是最最倒霉的鬼與人。
防止與取消這種規(guī)則,消除這種人際與鬼際關(guān)系,將成為文學(xué)家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題中之義。
這是世界文學(xué)史、文化史、文明史、人類歷史中的一個課題。這個課題,在閱讀蒲氏《水莽草》一篇之前,王某沒有想到過,沒有任何認(rèn)知。
楚中人稱呼同歲的人為“同年”。相互換貼(名片),互稱庚兄庚弟,子侄輩們則稱他們?yōu)楦?,這是習(xí)俗。有個姓祝的書生,一次去拜訪他的一個同年,途中干渴,想喝水。這時看到路旁涼棚,一位老嫗施舍茶水,祝生跑了過去。老婆婆引他入內(nèi),殷勤地端過茶來,祝生一聞,有股怪味,不像茶,便沒有喝,起身要走。老婆婆阻攔住他,轉(zhuǎn)身向棚里喊道:“三娘,上好茶來!”貪好疑劣(茶),投其所好,一聲“上好茶來”,要了祝生的命。這也是為老子振聾發(fā)聵的名言作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可惜的是,從古至今,大學(xué)問家、名人,多有認(rèn)為老子說得過分了點。一會兒,有個少女捧著杯茶從棚后出來,大約十四五歲年紀(jì),容貌艷麗絕倫?!读凝S》中美少女可能最可愛,也可能最危險。指上有戒指,腕上戴鐲環(huán),亮眼地映著人影。祝生見了少女,立即被吸引住。接過茶水一聞,芳香無比,一飲而盡,還想再喝。老婆婆出去,祝生一下攥住少女細(xì)細(xì)手腕。果然祝某該死。從她手指上褪下戒指。少女紅著臉一笑,祝生更加沉迷,問詢她的家世。少女說:“晚上再來,我在這里?!币呀?jīng)沒有他的晚上了。晚上復(fù)晚上,晚上何其多,身有造孽罪,朝暮全蹉跎。祝生要了她一撮茶葉,連同那枚戒指,一塊兒藏在身上走了。
怎么能好色兼劫財,出手就來霸凌?
祝生到同年家,忽覺心上不對勁,懷疑是喝了那杯茶水的緣故,將經(jīng)過告訴了同年??磥?,如果喝那碗怪味茶反而比喝芳香茶平安一些。有一類毒禍靠嚇人取勝,另一類災(zāi)難靠誘人讓你中招。同年大驚,說:“壞了!這是水莽鬼,先父就是這樣死的。這位的先父,恐亦非守禮善類。無藥可救,這可怎么辦呢?”祝生恐懼萬分,忙拿出藏在身上的茶葉一看,果然是水莽草,又拿出那枚戒指,向同年描述了那少女的模樣。同年沉吟思索,說:“是寇三娘!”
名稱像《水滸傳》里女英雌的名字,如扈三娘、孫二娘。有匪氣焉。
祝生聽他說得確切,問他怎么得知,同年回答:“南村富戶寇家女兒,叫三娘,美麗出眾。幾年前誤吃水莽草死去,肯定是她在作怪害人!被害者時而、或而害人,這是此篇小說的糾結(jié)、遺憾、痛苦、發(fā)現(xiàn)與折磨讀者啟發(fā)讀者的核心命題。有人說,如果碰到水莽鬼的人知道鬼的姓名,得到他(她)的舊褲襠,煎水服用,就可以痊愈……”
又上來弗洛伊德了,視性為敵者同時容易視性為神奇秘方。
祝生的同年急忙趕到寇家,說明情況,長跪在地,苦苦哀求。草而毒,毒而鬼,鬼而求鬼,鬼而害美少女,少女鬼而害祝生,祝生而有同年,同年而知寇氏……橫向牽扯出一大串人人鬼鬼,縱向看到了你我他她的生死世代,輪回變化緊緊相連。讀這樣的小說有舉重感,夠你招呼的了??芗覅s因認(rèn)定有人做女兒替身,女兒可以投生,堅決不提供褲襠布。薩特云:他人就是地獄。同年無可奈何,忿然回去,說給祝生。祝生咬牙切齒,說:“我死后,絕不讓他家女兒投生!”從《聊齋》的許多故事看,人鬼生死,本無甚差別,不勞介意,結(jié)了仇,就另說了。這時,祝生中毒得已不能邁步,同年將他背回家,死在家門口。祝生母親號啕大哭,埋葬了兒子。
祝生死后,留下一子,剛剛周歲。妻子不能守志,半年后改嫁走掉。母親撫養(yǎng)小孫子,勞累不堪,以淚洗面。一天,祝生母親抱著孫子在屋里哭,祝生忽然無聲無息進(jìn)了屋。鬼續(xù)人生,人接鬼事,人鬼互化,續(xù)之不已。祝母大驚,抹著眼淚問他怎么回事。祝生回答:“兒在地下聽到母親哭泣,很悲傷,如今來到,早晚伺候。兒雖然死了,但已成家,媳婦也馬上過來替母親操勞,母親不要難過了!”看來,死了兒子并無悲悼之必要。母親驚疑地問:“兒媳是誰?”祝生回答:“寇家坐視兒死不救,兒非常抱恨!死后,一心要去找寇三娘,但不知她在哪里。后來遇到一個庚伯,承蒙他告訴我寇三娘去向。兒去了,知道三娘已投生到任侍郎家。兒急忙趕到任家,將她強捉到手。如今她已成為兒的媳婦,跟兒相處得融洽,沒什么苦惱?!辈淮虿幌嘧R,冤家成親家,怨恨出性感,敵友親疏恩仇人鬼都是互變無已的,有點老莊哲學(xué)味道。然后一個女子從外面進(jìn)來,打扮得漂亮,見了祝母,跪到地上拜見。祝生告訴母親:“她就是寇三娘。”祝母覺得也還差強人意。祝生指揮三娘干活,三娘對家務(wù)事頗不熟悉,但性情柔順,讓人憐愛。二人住下,不走了。
寇三娘,是本篇主角,似乎有個性主張,又似乎極馴順,三從四德。她能聽老水莽鬼的話去害祝生,又能聽祝生的話嫁雞隨雞。不完全能弄透徹此富家美女怨鬼賢妻孝媳的人生與禮義邏輯,但留下了極具特色的性格形象,乃古今中外文學(xué)作品典型人物之獨一特品奇葩。
三娘請婆母告訴自己娘家一聲,祝生不愿意。但其母親順從了三娘心愿,告知了寇家??芾戏驄D聽了大驚,備車趕來,看那女子果然是女兒三娘,不禁大哭。三娘忙勸住。寇老太太見祝生家非常貧困,心痛不已。三娘安慰說:“女兒已成鬼,哪有貧富之分?祝郎母子待我情義不菲,女兒已決意在這里過日子。”
仇乎恩乎?寇乎親乎?恨乎愛乎?報仇的結(jié)果是成親,加害活人的結(jié)果是結(jié)親,仇中有情義伴侶,寇中有順應(yīng)憐憫,水莽劇毒,毒害造成了??苊\共同體;投生頂替的法則又造成了此次你死、死后你我反結(jié)良緣的強烈起伏。有悖論,有大化,有哲理,有困惑,耐捉摸。偉哉蒲大神,戲思如海,戲膽如天,戲情如火,戲份兒如爆唷!
本篇故事令評論者想起莎士比亞。
寇老太太又問:“當(dāng)初和你一塊兒施茶的老婆婆是誰?”三娘回答說:“她姓倪。因她年老,迷惑不了路人,求女兒幫助她。如今她已投生到郡城一個賣茶水人家?!比镉謱ψIf:“你已成了寇家女婿,不拜見岳父母,我心不好過啊?!弊Iο蚩芾戏驄D下拜行禮。
水莽鬼祝生給害他一命嗚呼的“老”水莽鬼寇三娘的父母,即自己的岳父母下拜行禮,似乎對本小說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這是建筑工必要的拾遺補闕膩縫,它要表達(dá)的是祝家與寇家已經(jīng)全面化分為親,化怨為敬,化祝(不)生阻擋三娘借自己被毒死的計劃投生新生為二人結(jié)親。結(jié)親后,三娘已經(jīng)視祝家為自己最優(yōu)先所屬。
三娘進(jìn)了廚房,代婆母做飯款待自家父母。寇老太太看到女兒操勞炊事,有些傷心?;厝ズ?,派了兩個奴婢供女兒使喚,又送了一百斤銀子,幾十匹布。哈哈!此后還不斷送些酒肉等物,祝母生活富裕些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祝家,且遂一方。寇家常讓三娘回娘家省親,住不幾天,三娘就說:“家里沒人,送女兒回去吧?!庇袝r娘家留住不讓她走,三娘于是飄然自歸。鬼媳可愛,鬼媳精靈,鬼女比人多了點自主性。還有個寇老翁,為祝生蓋了豪宅,華麗寬敞。但祝生始終沒到寇家去過。
人生鬼事諸端,有與時俱化者,有執(zhí)念難忘者。
好人壞人,死后都可能或好或壞,重新開始,還可以繼續(xù)人生緣分,與親友親密無間。
村里有個水莽鬼,說是死而后活。眾相傳說,認(rèn)為是怪事。祝生說:“我讓他再活過來的。他被水莽鬼李九所害,我替他將李九趕走,救活了他?!蹦赣H說:“你怎么不找個人替自己呢?”祝生說:“兒最恨這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正想將他們?nèi)口s走,怎么肯做這種惡行!再說,兒能侍奉母親,已經(jīng)滿足,不想再投生?!?/p>
人鬼狐妖神魔,各自都是個案,各自品德、修養(yǎng)、自律、良莠大不相同,切勿僅僅從分類定義上判斷每一個獨立的個體。
看來,祝生已經(jīng)成為水莽鬼族群的變革者、帶頭除舊布新者。
從此后,凡中了水莽毒的人,都備下豐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禱,無不靈驗。一念之差,移風(fēng)易俗,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挽狂瀾于既倒。又過了十幾年,祝母死了。祝生夫婦非常悲痛。為什么悲痛呢?同為善鬼,不是更親近了嗎?但不接待來吊喪的客人,只命兒子穿喪服,代為盡禮。
埋葬母親后,又過了兩年,祝生為兒子娶了媳婦。新媳婦是任侍郎的孫女。起初,任侍郎愛妾生了個女孩,幾個月就死了。后來任侍郎聽說三娘投生自己家被祝生捉回這件奇聞,便驅(qū)車趕到祝家,認(rèn)祝生為女婿。到如今,任侍郎又將孫女嫁給了祝生的兒子,兩家更加來往不斷。
善人中毒成鬼,鬼受惡鬼影響也屢屢作惡,再受善人善鬼引領(lǐng)成為仁義孝順鬼,善善惡惡,事在人為鬼為。
祝生對兒子說:“上帝說我有功人世,提升我作‘四瀆牧龍君’,如今上任要走了。”
一會兒,便見院子里出現(xiàn)了四匹馬,駕著一輛黃帷車,馬的四肢上布滿鱗甲。祝生鬼域經(jīng)歷太現(xiàn)實主義了,加個略浪漫的尾巴,現(xiàn)實中長出浪漫,浪漫中或歸現(xiàn)實,現(xiàn)實而不一味流俗,浪漫而不過度忽悠,浪而不亂,漫而不泛,現(xiàn)而不俗,實而不厭,好。祝生夫妻盛裝而出,一同上車。兒子和兒媳哭著拜倒在地。瞬間,車馬失聯(lián)無蹤。同一天,寇家也見女兒來拜別父母,她說的和祝生說的一樣。母親哭著挽留她,三娘說:“祝郎已先走矣!”出門立即不見。
祝生的兒子名叫祝鶚,字離塵。他請求寇家同意后,將三娘的骸骨與祝生合葬在一起。
善行善果,好鬼(或好人)好報,輕輕收起,風(fēng)平浪靜。
它們常于關(guān)鍵節(jié)點向?qū)α⒚?、反面轉(zhuǎn)化,時而不守人間邏輯,既大大出人意表,又構(gòu)建了身后奇妙的另一世界。
依現(xiàn)在的說法,蒲松齡是文豪,是小說大師,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大家,他似乎又時時在造文學(xué)小說學(xué)創(chuàng)作學(xué)的反——不僅是造文學(xué)的反,更是造現(xiàn)實陋習(xí)惡俗的反,尤其是造“造反”的反。例如本篇開始時所寫到的水莽鬼需加害他人以頂替方式自救的惡習(xí),惡化的人與鬼的逆向競爭通則,正在被祝生、被蒲公扭轉(zhuǎn)與突破——雖然尚不完整周密徹底,但他反正不能在水莽鬼結(jié)怨自救的痛苦與仇恨上,再加文學(xué)的詛咒鄙視仇懟,哪怕是號稱批判;不能在一個被毒草、更被有毒陳規(guī)害得到處是惡鬼的鬼蜮空間與時間,扮演一個能把各種小鬼滅門的生猛的毒舌大神。先輩不能一味做恨上加恨、罵上加罵的文壇巨噴,他把啟發(fā)他寫作靈感的這樣惡劣二百五的故事,變化得如此美好溫馨、和諧甜蜜,化腐朽為神奇,化冤孽為善果。奇哉美哉善哉!這手活兒,除了蒲松齡,哪位救世主也難以做到啊。
至家,歷言端末,因與投官陳訴。孫公拘婦父諭之,送女于歸,始合巹焉。
王蒙讀“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