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當然仍要學習”——訪《外國文藝》執(zhí)行副主編李玉瑤
記者: 《外國文藝》創(chuàng)刊已有30多年了,它最初的辦刊宗旨是怎樣的?現(xiàn)在這一宗旨是不是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和調整呢? 李玉瑤:“純文學、高品位”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辦刊宗旨。
2016-06-30
-
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寫作的感覺更自由
新井一二三超越了小資作家的范疇,她“喜歡從小事情里看到比較重要的問題” 新井一二三是真名:姓新井,1月23日生。
2016-06-30
-
“女性在職場少有了不起的團結”
艾福里克·坎貝爾(Aifric Campbell) 愛爾蘭女作家艾福里克·坎貝爾(Aifric Campbell)的第三部作品《交易場地》(On The Floor)上周入圍英國2012年度橙橘獎,內容直擊倫敦和香港兩座金融城內的搏殺,聚焦1991年,那個股市大熱卻又危機四伏的年代,并首次把女性置于金融戰(zhàn)場的中心,書名表面上指“交易場地”,實則暗指書中女主角的境遇。
2016-06-30
-
《世界文學》:為中國文壇引來“天火”的雜志
從本期起,我們將陸續(xù)發(fā)表對國內幾家重要外國文學期刊主編的訪談,這些外國文學期刊為我們了解外國文學概況打開了形形色色的窗口。
2016-06-30
-
《江城》作者海斯勒:身處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很幸運
彼得·海斯勒:身處快速發(fā)展的中國,是我的幸運 繼《尋路中國》引起廣泛關注,“中國紀實三部曲”序曲《江城》近日推出簡體中文版 1 傅小平:繼《尋路中國》后,中國大陸推出《江城》簡體中文版。
2016-06-30
-
奧利維耶?菲利波納訪談錄
您與帕特里克?里安那爾合著的作品《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的一生》講述的是一位具有悲劇命運的歷史人物。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