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不一樣的晚年包拯
嘉祐四年(1059),歐陽修給宋仁宗寫了一篇奏折《論包拯除三司使上書》,核心內(nèi)容就包拯彈劾了兩位三司使之后,自己被任命為新的三司使一事向皇帝匯報了自己的想法。
2024-12-24
-
以“想當(dāng)然耳”筆補造化
“然其有些見解,的確不凡,其所發(fā)揮,真有些像王國維之于文學(xué),蓋西學(xué)對他們的影響是相同的。
2024-12-23
-
北京地鐵3號線站名掌故
近日,三條(段)北京軌道交通線路開通運營。
2024-12-23
-
徐霞客:萬里寫入胸懷間
1607年暮春三月,20歲的徐霞客戴上母親縫制的遠(yuǎn)游冠,離開了草長鶯飛的江陰老家,開啟他渴慕許久的旅行。
2024-12-20
-
漫說“冬至大如年”
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2024-12-20
-
寓情理于簡潔淡雅之中
民國年間出版的《閱微草堂筆記》 今年,我在朝陽公園的北京書市上購得民國版本的《閱微草堂筆記》。
2024-12-20
-
胡同名改字的語文密碼
胡同,是北方小街小巷的通稱,在古代文獻(xiàn)里又作“衚衕”“胡洞”“衖通”等,如元《樸事通》:“我羊市里前頭,磚塔衚衕里,賃一所房子來。
2024-12-19
-
孔子“居宋”的時間和重要意義
筆者曾撰文指出:《禮記·儒行》記載孔子“少居魯、長居宋”為真實履歷,孔子“居宋”地點,是其先祖宋國孔氏的世襲封地栗邑,即今豫東夏邑縣。
2024-12-18
-
豐臺“悟空師父碑”溯源
前段時間爆火的《黑神話:悟空》,掀起了一輪傳統(tǒng)文化熱潮,不少人按照“悟空”的足跡,到山西的取景地打卡。
2024-12-18
-
馬里揚:宋詞與畫像
一 晏幾道與蘇軾之間,留下過一樁“公案”。
2024-12-17
-
古典學(xué)視域下的桐城派
“傳統(tǒng)”的含義,眾說紛紜。
2024-12-16
-
龍涎三炷博山爐——宋人詩文中的“龍涎香”
人們對“龍涎香”這個名字大概不陌生,即使不知道它究竟是何物,通過影視劇也能知道它的珍貴。
2024-12-13
-
《聊齋志異》何以“異”?
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齡有一個源自古代傳統(tǒng)、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稱謂,即其自稱的“異史氏”(the Historian of the Strange)。
2024-12-11
-
《水滸傳》的主角們?yōu)楹纬鰣鐾恚?/a>
細(xì)讀《水滸傳》,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特的現(xiàn)象:雖然它是群像書寫,但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梁山老大宋江,出場時間很晚。
2024-12-09
-
蘇軾與元祐“朋黨之爭”
元祐初年,蘇軾的立身行實與出處大節(jié),是宋史一大公案。
2024-12-09
-
曹雪芹寫芳官的用意何在?
芳官,是賈寶玉所喜歡的女孩之一。
2024-12-06
-
杜甫郡望小考:管窺唐代“士族”的自我身份認(rèn)同與社會識別
杜甫《舊唐書》本傳云:“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
2024-12-05
-
“采菊東籬下”的植物人文學(xué)解讀
古詩有采荇采蓮、采藍(lán)采綠,采菊是陶淵明的創(chuàng)造。
2024-12-04
-
李商隱詩中的憤與恨
一般認(rèn)為李商隱的詩“哀感沉綿、宛轉(zhuǎn)動情”(張采田:《玉溪生年譜會箋》),被歸入花間一族,戴了頂婉約派的帽子。
2024-12-03
-
從目錄編撰、文獻(xiàn)整理到小說史撰寫
石昌渝(1940—2022)先生是當(dāng)代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領(lǐng)域的著名學(xué)者。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