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災難對文學的歷史性影響
取材于彼特拉克作品,一位威尼斯畫家繪制了反映歐洲災情的畫作 很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是以大災難為題材的。
-
意大利最重要文學獎的“前世今生”
6月9日,由意大利使館文化中心主辦的意大利文學“2020斯特雷加獎”線上系列講座第一講—— “斯特雷加獎”74年的歷程在線上開講。
-
作為《在路上》首版譯者之一,他的人生也是名副其實的“在路上
哪天,要是在某位文藝青年的簽名上看到“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不要懷疑,他八成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
-
威廉·華茲華斯:人的心靈能比大地美妙一千倍
威廉·華茲華斯出生于英格蘭湖區(qū)科克茅斯鎮(zhèn)。
-
約翰·厄普代克:《紐約客》走出來的大作家
作為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厄普代克在半個多世紀的作家生涯里創(chuàng)作了大約50部書,內(nèi)容涉及二戰(zhàn)后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性愛、宗教與藝術(shù)等。
-
《動森》與特德·姜的小說《軟件體的生命周期》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后簡稱為《動森》)發(fā)售整一個月的時間,我迎來島上第三只小動物提出想要離開的請求。
關鍵詞:  《動森》《軟件體的生命周期》特德·姜2020-06-08
-
止庵陪你讀阿加莎·克里斯蒂
主題:重讀黃金時代——阿加莎的推理世界 時間:2020年5月26日 地點:單向空間旗艦店直播間 嘉賓:止庵 作家 鄭雁 午夜文庫編輯 主辦:新星出版社、單向空間 她最重要的貢獻是使得 偵探小說這一文學樣式成熟化 鄭雁:一說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大家立刻想到偵探小說,還有她創(chuàng)造的兩個非常有名的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
-
流行病語境下,我們該如何講故事?
從荷馬的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和薄伽丘的歐洲早期現(xiàn)實主義巨作《十日談》到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現(xiàn)代恐怖小說《末日逼近》和華裔女作家馬凌云的新銳作品《遣散費》,縱觀整個西方文學史,關于流行病的故事并不罕見,在面對人類的復雜情感、社會現(xiàn)實和政治因素時,我們要如何應對公共健康危機?這個問題不斷被拷問。
-
卡茨和奧哈拉:“全世界最好懂”的畫家和詩人
如果有人問你“亞歷克斯·卡茨是誰?”,你八成會睜大眼睛,露出疑惑的神情。
-
活泛的西班牙人,疫情期間能靜下來閱讀嗎?
殘忍的四月,終于放下西班牙起身而去。
-
永恒的童年 多樣的面貌
米格爾·德利維斯 資料圖片 童年是人生的起始階段,生命的原初底色。
-
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nèi)斯:寫到石頭比水還輕
提到葡語文學,不少人都會想到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若澤·薩拉馬戈,這位舉世公認的葡語小說大家已有多部作品中譯本面世。
關鍵詞:  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nèi)斯審查官手記葡萄牙文學2020-06-03
-
閱讀葡萄牙作家安圖內(nèi)斯,理解荒誕中的真實
近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葡萄牙語文學博士、譯者王淵做客中信大方讀者群,線上分享自己的最新譯作——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nèi)斯(António Lobo Antunes)的《審查官手記》。
-
《海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譯叢》第一輯出版
蔣寅教授主編的《海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譯叢》第一輯近日由鳳凰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關鍵詞:  《海外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譯叢》中國古典文學海外2020-06-01
-
閱讀如何造就一個孩子的個性
關于如何教兒童閱讀,有這樣一種觀點:應注重閱讀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讓讀者理解文本。
-
歷史深處的基度山伯爵
大仲馬 今年是法國作家大仲馬逝世150周年。
-
照亮中世紀千年的璀璨遺產(chǎn)
詹姆斯·喬伊斯,《凱爾經(jīng)》是其撰寫《芬尼根的守靈夜》的靈感源泉。
-
以詩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路徑
趙振江主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jīng)典詩歌文庫(第一輯)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
-
瘟疫與文明:大自然眼中萬物是無差等的
1978年,米蘭·昆德拉出版了移居法國之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笑忘錄》,他自稱這是一部變奏曲形式的小說。
-
余斌:別讓名著倒在“知識點”下
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日前正式發(fā)布,《指導目錄》遴選了300種古今中外優(yōu)秀讀物加以推薦,其中大部分是名著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