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書癡,為什么舍得拿書蓋房子?
“書籍能改變命運。
2022-06-05
-
暢銷書“簡史三部曲”再版:虛構的力量與挑戰(zhàn)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年輕的歷史學教授、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尤瓦爾·赫拉利于2014年至2018年連續(xù)出版了暢銷全球的《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三部曲,以宏大的視野探究人類自7萬年以前直至21世紀演變的歷史,并談及未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前景和面臨的挑戰(zhàn)。
2022-05-30
-
永不消逝的“守望精神”
1951年7月16日,塞林格的成名作《麥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國與加拿大同步發(fā)行。
-
為無名而作的詩與文
這不是一本關于狄金森生平的傳記,它超越于此。
關鍵詞:  狄金森2022-05-27
-
古爾納《贊賞沉默》中的多重敘事策略與主題意蘊
內容摘要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的第五部小說《贊賞沉默》講述了一位桑給巴爾難民在英國流亡20年后得以返鄉(xiāng)但隨即又回到英國的故事。
關鍵詞:  《贊賞沉默》2022-05-26
-
西方“好吃嘴”眼里的中餐
在許多西方人眼中,中餐宛如一幅潑墨山水圖,心向往之但難以接近,更難識得真面目。
2022-05-26
-
“嚴肅的游戲”:你只是得到,你并未選擇
作家的油畫像 Astrid Kjellberg-Juel 作 《嚴肅的游戲》瑞典語版 在他生命后來的階段里,瑟德爾貝里會想起1906年的那個秋天,他稱之為煉獄。
2022-05-24
-
《危險的關系》:法國大革命序曲
2013年“巴士底紀念日”(Bastille Day)當天,法國媒體評選出文學史上與法國大革命主題相關的十大杰作:狄更斯《雙城記》排名第二,榮登榜首的是拉克洛《危險的關系》(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關鍵詞:  《危險的關系》2022-05-23
-
顯微鏡下的紐約
美國作家科爾森·懷特黑德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對這座城市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
2022-05-20
-
費蘭特的態(tài)度:埋頭寫作不問前途
我們都知道錢鐘書的那個譬喻: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味道很好,為什么要去看下蛋的母雞?可一旦接觸了費蘭特那些充滿激情、富有魅力的文字之后,我們難免會思忖:這么激動人心的作品,是怎么創(chuàng)作出來的???尤其是正在探索的寫作者,對于費蘭特的創(chuàng)作和工作狀態(tài)一定很好奇。
關鍵詞:  《偶然的創(chuàng)造》2022-05-20
-
《人類簡史》出版10周年:人工智能是用來造天堂還是建地獄
2011年夏,我寫完后,覺得肯定不會再講那個故事了。
關鍵詞:  《人類簡史》2022-05-19
-
描繪他人:重訪艾麗絲·默多克的道德現實主義
[摘要] 英國女作家艾麗絲·默多克對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與發(fā)展一直頗受西方學界關注。
關鍵詞:  艾麗絲·默多克2022-05-16
-
女性作家為什么擅長寫恐怖小說?
女性作家為什么擅長寫恐怖小說?也許是因為恐怖是一種越界的類型。
2022-05-13
-
她從不敢觸碰父親的沉默,這沉默來自那個時代
娜塔莎·沃丁發(fā)起過一次尋根之旅,在《她來自馬里烏波爾》里,她努力挖掘母親在戰(zhàn)爭中的遭遇,講述擔負集中營日常維護的馬里烏波爾勞工的生活,以家族追尋為切入點,個人情感與族群命運交叉映照。
2022-05-11
-
愛默生:偉大的天才 平凡的人生
愛默生(1803-1882)集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于一身,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2022-05-10
-
房間里的母親:講述是為了理解
看到“房間里的母親”這個書名時,腦子里出現的是《婚姻生活》里,杰西卡·查斯坦飾演的母親穿著松垮的病服坐在產檢臺上,請求丈夫出去讓自己靜一靜。
2022-05-09
-
關于《論安慰》:有希望,安慰才有可能
2017年,烏得勒支合唱節(jié),四支合唱團演唱全部150首《詩篇》,學者葉禮庭受邀在演出間歇做一場演講。
2022-05-07
-
審視法蘭克福學派啟蒙批判范式
啟蒙是西方近代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事件,其精神也成為西方現代文化精神的本質和核心。
關鍵詞:  法蘭克福學派2022-05-05
-
赫爾曼·黑塞:必須讀杰作
這位以眾多作品對人的內心世界作了出色探索的偉大作家這樣描述書的魔力:“當多數缺少天賦的人將自己的閱讀能力很快就只用來讀報上的新聞或商業(yè)版時,少數人仍然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而瘋魔。
關鍵詞:  赫爾曼·黑塞2022-05-05
-
在《訴訟》中,卡夫卡個人的“夢境”也是現代社會的噩夢
將《訴訟》“縫合成衣” 卡夫卡的《訴訟》是個龐然怪物。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