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濤:關(guān)于魯迅所刻的“早”字
眾所周知,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曾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
2024-04-12
-
金庸:以前在上海辰光
說到金庸的“以前在上海辰光”,那是他從1947年離開杭州后到1948年赴香港前的一段時光。
2024-04-12
-
傅敏編《傅雷家書》中的朱梅馥
2024年4月7日是翻譯家、藝術(shù)評論家傅雷誕辰116周年。
2024-04-11
-
時代的“啄木鳥”丁聰
著名漫畫家丁聰一生創(chuàng)作漫畫作品數(shù)以千計,諷刺、幽默、世態(tài)、笑話等畫體均有涉及,被稱為時代的“啄木鳥”。
2024-04-11
-
汪涌豪:舊體詩創(chuàng)作的當(dāng)代機遇與命運
所謂舊體詩,有說最早得名于《新青年》5 卷 2 號所刊任鴻雋《新文學(xué)問題之討論》一文,他稱:“公等做新體詩,一面要詩意好,一面還要詩調(diào)好,一人的精神分作兩用,恐怕有顧此失彼之慮。
2024-04-11
-
瞿秋白主編《熱血日報》
《熱血日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日報,也是一份發(fā)行時間很短的報紙。
2024-04-10
-
臧小平:父親臧克家在抗戰(zhàn)中
近日,一個老朋友把他在臺兒莊大戰(zhàn)紀念館拍攝的照片發(fā)給了我。
2024-04-10
-
趙文溱:別馬老,在一個春天的夜晚
時至今日,我依然不敢去想象,馬識途先生是真的離開我們了!我還想著馬老能去看今年的桃花,想著暑期馬老親臨在北京舉辦的110歲書法展,想著明年繼續(xù)接111歲的“?!薄辉耄瑫r間為馬老的生命按上了暫停鍵。
2024-04-10
-
阿來:花香時節(jié)送馬老
馬老走了。
2024-04-10
-
漫畫家華君武與《西行漫記》
華君武1988年五四青年節(jié)寄給《中國建設(shè)》雜志的征文稿“崇敬和感謝”首頁 40多年了,我至今還珍藏著漫畫大家華君武的一篇征文稿,題目是“崇敬和感謝”。
2024-04-09
-
王統(tǒng)照在青島的文學(xué)蹤跡
1956年,59歲的王統(tǒng)照在他于青島觀海二路49號舊居的照片上題詩:“卅載定居地,秋暉共倚欄。
2024-04-09
-
魏巍與《誰是最可愛的人》
如今,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zhèn)的河南福壽園內(nèi),聳立著著名作家魏巍的紀念像。
2024-04-09
-
浩然致楊嘯書信選
按:浩然(本名梁金廣)與楊嘯(本名楊瑞增)在 1950 年代相識相交,時傳尺素,友誼貫穿終生。
2024-04-09
-
葉新:蔡超塵其人其事
近幾年因為研究季羨林先生的周邊人物,蔡超塵這個名字逐漸進入我的視野。
2024-04-08
-
書信里的“茅盾研究”
閱讀茅盾書信,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比較特殊的往來文字。
2024-04-08
-
趙元任兩次回鄉(xiāng)
1973年5月31日,81歲的“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xué)之父”趙元任回到了闊別35年的家鄉(xiāng)常州。
2024-04-08
-
趙勇:正當(dāng)梨花開遍了天涯——漫憶程正民老師
程正民(1937—2024),福建廈門人。
2024-04-08
-
1940年代的“蕭軍批判”與“當(dāng)代文學(xué)”的建構(gòu)
1948年下半年,蕭軍在哈爾濱獨立主持的《文化報》受到了來自東北局宣傳部、“文協(xié)”等職能部門的批判。
2024-04-07
-
程黧眉:那些信封上的出版社和電影廠——我們家的文學(xué)事之二
小時候爸爸從南方出差回東北,我和媽媽姐姐去火車站接,姐姐戴著爸爸的大皮帽子裝做男人的樣子,我和媽媽跟在后面。
2024-04-07
-
蔡元培的一個遺憾
1920年底到1921年春的這段時間里,時任北京大學(xué)校長的蔡元培在德國的柏林拜訪了聞名世界的科學(xué)家愛因斯坦。
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