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現實性與創(chuàng)新性
中國文學的偉大之處在于既能不斷吸收前代精華又總能與世推移,不斷創(chuàng)造新形式與新形態(tài),以書寫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生活史與心靈史。
2020-08-19
-
寫給女兒的一本書
我的寫作方向發(fā)生變化,應該是在2008年之后,同絕大多數當代中國作家一樣,由于受底層文學思潮的影響,至少有那么六七年光景,不再去寫與上世紀那段特殊歷史相關的小說。
-
把握好文學批評的民間立場
從文學和文化史的角度看,民間一直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話語場域,龐雜而具象,就起源而言,是詩詞曲賦、戲曲雜劇、話本小說等文學形式最早的盛放空間;從類型上看,變動不居,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會表現為不同的民間類型;與此同時,民間也隱含著極為根深蒂固的中國人看待社會政治傳統思維的歷史記憶。
-
創(chuàng)意寫作:返本開新再出發(fā)
“高校能培養(yǎng)作家嗎?”“寫作能教嗎?”圍繞大學“創(chuàng)意寫作”培養(yǎng)模式的相關討論,長期以來不僅受到文學界、教育界的關注,也每每成為公眾關心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  創(chuàng)意寫作高校培養(yǎng)2020-08-13
-
散文批評的多維視角
2020-08-12
-
張定浩:小說與事件
一 在特里·伊格爾頓的近作《文學事件》中,對“什么是文學”的重新思考,意外地從追溯一個古老的經院哲學問題開始,即實在論和唯名論之間的爭議。
-
艾偉:中國經驗及其精神性
金宇澄先生的長篇《繁花》可能是近年來被談論最多的小說之一,是一部現象級的作品,我一字不漏讀過,很喜歡。
2020-08-08
-
朱中原:批評家要有自己的腔調
在書法界,經常有人說書法家要讀書做學問,可是書法家老不接受,于是就形成了兩相對峙的形態(tài)。
-
堅守軍旅文學的美學風范
新世紀以來,軍旅文學發(fā)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實績,卻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尤其需要回答“我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中國軍旅文學的每一次繁榮發(fā)展都是一次自身覺悟覺醒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準確把握中國時代發(fā)展主潮,探索重建當代軍人精神世界,始終堅持軍旅文學發(fā)展特殊規(guī)律,鑄就足以代表一個時代中國軍人精神風貌的美學風范,為強軍歷史使命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進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先聲。
-
當代性與媒介融合時代的文學史寫作
摘要:文學史寫作的知識與教育目的大于其科研意義,這導致其不可避免的工具化。
-
歷史文學與現實主義及其它
歷史與現實,如同天地間一道長流之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王威廉:迷途之中,豈有捷徑
生活世界與詩性世界的平衡交會 短篇小說通常被認為是最難寫的文體,但實際上卻是每位中國作家嘗試最多的文體。
關鍵詞:  短篇小說藝術2020-08-06
-
王威廉:迷途之中,豈有捷徑
生活世界與 詩性世界的平衡交會 短篇小說通常被認為是最難寫的文體,但實際上卻是每位中國作家嘗試最多的文體。
關鍵詞:  短篇小說寫作2020-08-05
-
王侃:被縮略和被化約的文學
一 少年維特以一場撕心裂肺的詩歌朗誦完成自己絕望的表白后,回到自己的住所,開槍自殺。
-
我們?yōu)槭裁醋x小小說
一個小細節(jié),一個小契機,一個小幽默,都能在小小說里表現得惟妙惟肖,這是作為平民化、大眾化、世俗化的小小說的魅力。
關鍵詞:  小小說2020-08-02
-
面向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意寫作何為?
二十世紀末期以來,在世界范圍內,創(chuàng)意寫作的興起往往伴隨著一個國家、地區(qū)、城市文化產業(yè)的繁榮,文化產業(yè)縱深程度與創(chuàng)意寫作的體量和豐富性也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
2020-07-31
-
新世紀軍旅文學的價值追問
新世紀以來軍旅文學斑斕而駁雜,同時留給了我們兩個巨大的疑問。
-
故土,亦是新地,文學何為?
這個專題最早到稿的是索耳的《鄉(xiāng)村博物館》。
關鍵詞:  消逝的鄉(xiāng)村現實與想象2020-07-29
-
作家都是“中文系”出來的
中文系培養(yǎng)作家嗎?中文系不培養(yǎng)作家嗎?經常碰到這個問題,我已經被它弄煩了! 提問者無非是兩類,第一類立足于歷史,把作家們神秘化,意思是說你中文系有什么資格培養(yǎng)作家?作家都是天生的,是天才,沒有辦法培養(yǎng),大作家魯迅、郭沫若、茅盾都沒有讀過中文系,讀過中文系的很少有大作家。
關鍵詞:  中文系培養(yǎng)作家2020-07-29
-
“類文本”生產與百萬億首詩
只有機器才會欣賞另一個機器寫出的十四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