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人不起故園情”
長安,西安的古稱,聞名世界的古都,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2024-07-17
-
《豐泰庵》:崇禎之女“長平公主”筆下的大明悲歌
01戰(zhàn)爭 《豐泰庵》,小說大書,以崇禎皇帝之女長平公主行跡為主述,尤其描寫了李自成沖進大內(nèi),崇禎忍痛殺女妻自縊那血火一夜中她的見聞及逃生。
2024-07-17
-
文化在傳承中永生
我常常說,文化傳統(tǒng)是一道水流,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水底的石頭,傳統(tǒng)的水流浸漫我們,滋潤我們,又帶走了我們生命中的信息,傳布開去。
2024-07-17
-
復仇,寬恕與和解——關(guān)于《截岔往事》
在我的感覺中,這些年,孫頻就像是一個“生活在別處”的作家。
2024-07-17
-
吳佳燕: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青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當然一代亦有一代之文學青年。
2024-07-17
-
《親愛的人們》:描摹西北大地的精神圖景
馬金蓮的長篇小說《親愛的人們》(湖南文藝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入選中國作協(xié)“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創(chuàng)作計劃”),為當下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帶來一股意蘊飽滿、密實有力的西北風,彰顯了開闊深刻、守正創(chuàng)新的審美風格。
2024-07-17
-
《聽漏》:諦聽歷史和現(xiàn)實的秘密真相
劉醒龍的長篇新作《聽漏》是他的“青銅重器系列之二”,“之一”是出版于2014年的《蟠虺》。
2024-07-17
-
《廖崩嗒佩合唱團》:“乘著歌聲的翅膀”
肖勤《廖崩嗒佩合唱團》的故事發(fā)生在大山里一個偏僻的苗族村寨“美達寨”。
2024-07-17
-
凝視與朔望:個體生命的漫長旅程
周黎明是一位常年生活在上海,經(jīng)歷過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語境變徙,且頗富詩意情懷的多文體寫作者,擅長詩歌、散文、劇本及歌詞等體裁的文學創(chuàng)作。
2024-07-16
-
從“山地客家”到“濱??图摇?/a>
深圳,這座昔日的邊陲小鎮(zhèn),如今已崛起成為國際化大都市。
2024-07-16
-
人間滋味與當代性重置——田耳和他的小說
一 敘述者 稍微多讀幾個田耳的作品,就能意識到他小說中鮮明的敘述者形象。
2024-07-16
-
《云落》:語言的能量與正當?shù)纳?/a>
35萬字的《云落圖》(1),內(nèi)含無數(shù)對話與行動,讓我們看到倫理層面的道德,這種道德由云落人(尤其是云落女人們)的心靈力量實現(xiàn),而心靈力量又通過自然之美、食物之美、性事之美獲得。
2024-07-16
-
《鄉(xiāng)村新物語》:為精神“還鄉(xiāng)”保留一席之地
在AI時代進行鄉(xiāng)村寫作,這是詩人呂煊的一種勇氣。
2024-07-16
-
《數(shù)大象》:奔向不可能的大象
“了解不可能的東西,不可能的可能”,這是龐羽對個人寫作沖動的解釋。
2024-07-16
-
《文城》:天涯海角,之死靡它
原標題:天涯海角,之死靡它——論《文城》“尋找”美學的意義生成及豐富蘊涵 余華2021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文城》,延續(xù)了其以往將“尋找”作為“重要的故事內(nèi)驅(qū)力”[1] 的敘事風格。
2024-07-16
-
《心燈》:一首感人動聽的鄉(xiāng)村教師之歌
作家湯清發(fā)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心燈》,講述了一個獻身鄉(xiāng)村教育的青年大學生的故事。
2024-07-16
-
《大遼河》:文明的積淀與歷史的風情
津子圍是一位有著鮮明個人風格的作家,他的創(chuàng)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先后發(fā)表的《童年書》《口袋里的美國》《十月的土地》等作品都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2024-07-15
-
《云落》:看小說如何描寫“氣味”
張楚說,短篇小說是深夜里的一聲嘆息,是抹香鯨在月光下躍出海面的一瞬,是駱駝穿過針眼安全抵達沙漠的過程,是上帝的一個響指。
2024-07-15
-
“細節(jié)”與“節(jié)奏”是小說家的魔法
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作家往往非常注重細節(jié)刻畫。
2024-07-15
-
《且慢》:文人的尋根之旅和現(xiàn)實關(guān)懷
張瑞田新出版的散文集《且慢》,不僅收錄了作者最新創(chuàng)作的十九篇散文,還配上了作者的三十多幅書法作品。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