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5天府書展 赴一場秋日書香之約
10月17日,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的大門為2025天府書展敞開。從2019年帶著“愛閱讀 會生活”的理念落地,到如今躋身全國四大書展,這場走過6年的文化盛會,早已跳出“賣書、看書”的傳統(tǒng)框架。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用“不只有書,不止于展”的實踐,把巴蜀的煙火氣、全民的閱讀情、世界的對話聲,都糅進了這場秋日的書香之約里。
逛展就像“游四川”
“要讓大家逛書展見自然之美,游景區(qū)品人文之韻。”四川新華出版發(fā)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青在籌備階段就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今年書展的布局,正是這個想法的落地。
以往集中在展館里的書展,這次把“觸角”伸到了13個文旅地標。涼山建昌古城、宜賓李莊古鎮(zhèn)、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的分展場啟動儀式,會讓讀者在古城墻下、古鎮(zhèn)巷弄里翻開書頁;武侯祠、閬中古城、光霧山等熱門景區(qū)里,20多個“文旅地標書市”已備好圖書——在三蘇祠讀一本《蘇軾詩集》,在越王樓翻一翻《蜀道:四川盆地歷史交通地理》,書里的文字和眼前的景致對應起來,閱讀也有了“沉浸式體驗”。
主展場600余平方米的文旅融合展區(qū),更像是濃縮版的“四川文化窗口”??椑C藝人會現(xiàn)場穿針引線,唐卡畫師將手持畫筆創(chuàng)作,龍頭琴彈唱的旋律、薩朗舞的歡快節(jié)奏,都會在這里響起。周青說,這不是簡單的“展品堆砌”,而是“讓讀者不用跑遍四川,就能觸摸到民族文化的溫度”。
主展場的“翻書見川”文創(chuàng)主題公園,藏著不少“四川味”的驚喜。2024年開展即售罄的爆款蜀繡補了貨,專為本屆書展設計的“知識禮包帆布袋”印著“巴適”“安逸”等四川方言,首次增設的非遺美食街里,樂山甜皮鴨、自貢冷吃兔的香氣會和墨香纏在一起——逛累了翻本書,餓了嘗口四川美食,“安逸讀四川”的感覺,在這里變得具體又真切。
新聞發(fā)布會上,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小明透露,郫都區(qū)德源街道東林村會同步舉辦“科幻筑夢·耕讀還家”專場,《大千敦煌——張大千敦煌石窟考察筆記研究》《繡譜》等新書會在村里和村民見面?!案鴪D書去旅行”活動更有意思,將邀請作家走進武侯祠、金沙遺址博物館、寬窄巷子等十大文旅地標當“作家導游”,和讀者聊書里寫的四川故事;三星堆、熊貓基地、杜甫草堂還會首發(fā)“文旅珍藏版”藏書票,買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說不定能抽中全省景區(qū)門票,逛展和旅游真的能“串成一條線”。
老老少少都能“對上味”
“一個成功的書展,既要為行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作出貢獻,又要為讀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是天府書展6年來堅守的初心,而今年的“分眾化”服務,把這份初心落到了每類讀者身上。
主展場里,新添的銀發(fā)閱讀區(qū)和Z世代閱讀區(qū),像是兩個“平行又互補”的小世界。銀發(fā)閱讀區(qū)的書架上,會上架適合老人閱讀的書籍;旁邊的Z世代閱讀區(qū)則將是另一番熱鬧景象,“競啟天府·榮耀爭鋒”電競爭霸賽的設備已調(diào)試完畢,年輕人可以一邊參與電競比拼,一邊感受數(shù)字閱讀的新鮮玩法。
實惠也沒落下。書展累計配套發(fā)放的惠民券已超4000萬元,今年的“書香天府惠民月”活動不僅延長了時間,還拓寬了覆蓋范圍——不管是在全省新華書店、公共圖書館的線下分展場,還是文軒云店、京東圖書、抖音等線上分展場,讀者都能用上惠民券,以更實惠的價格把好書帶回家。
對鄉(xiāng)村少年兒童來說,書展也有專屬的溫暖。作為中宣部評選的全民閱讀優(yōu)秀項目“點亮閱讀微心愿”活動會在展期舉辦“共赴成長之約”分享會及全國活動平臺上線儀式。6年來,這個以天府書展為主要平臺發(fā)起的活動,已通過農(nóng)家書屋等基層陣地,累計舉辦超千場基層閱讀推廣活動,幫無數(shù)鄉(xiāng)村孩子實現(xiàn)了“想要一本課外書”的小愿望。
川魯對話,聯(lián)結世界
天府書展從誕生起,就沒停下“走出去、引進來”的腳步。推動書展國際化,與其說是自我對標國際水平的內(nèi)在需要,不如說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時代召喚,而今年的國際合作,又往前邁了一大步。
今年書展聘請了法蘭克福書展副總裁柯樂迪擔任高級顧問,還第一次在主展場設立了法蘭克福書展圖書專區(qū)——這個全球規(guī)模最大出版行業(yè)展會的“專屬區(qū)域”,會帶來千余種外文原版圖書,讓讀者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國際優(yōu)質(zhì)出版資源。展期還會舉辦“互鑒文明·共育書香——2025‘一帶一路’出版合作交流研討會”“見證與共鳴:中國生態(tài)文明的世界回響——《萬物同舟:一位法國生態(tài)學家的30年中國科研行紀》新書推介會暨版權輸出文化交流活動”,四川文化要通過這些平臺,和世界好好“聊聊天”。
國內(nèi)的文化交流同樣熱鬧。作為“永久主賓團”的“出版國家隊”——中國出版集團,這次帶來了“硬核”資源。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靖笨偨?jīng)理臧永清介紹,集團帶來了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lián)書店、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等23家出版單位的4000余種精品圖書。
山東出版集團作為“年度主賓團”,則帶來了齊魯文化的厚重。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jīng)理郭海濤說,“四川與山東同是文化大省,天府書展為兩地文化交流提供了絕佳平臺”。這次他們組織9家出版社,帶來1300余種魯版好書——《儒典》《齊書》《齊魯文庫》《黃河大系》等“山東文脈”工程成果,《中國字·中國人》《故色中華·中國色彩十二題》等“中國好書”入選作品,還有張煒、趙德發(fā)等“文學魯軍”代表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