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新人“混入”出版職場
面對不合理加班要求,拎包走人;遭遇無薪試崗,仲裁公司;被要求向領導敬酒,他們端起飲料……“00后整頓職場”一度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罢D文化”流行背后折射出新一代年輕人怎樣的思維模式、就業(yè)觀念和發(fā)展訴求?具體到出版行業(yè),當資深編輯還在討論“文字要有使命感”,“00后”已用抖音爆款數(shù)據(jù)和AI做書稿查重:出版業(yè)的未來不在神壇上,而在年輕人的手機里。這場代際博弈沒有輸贏,只有被撕掉的舊標簽和正在重生的行業(yè)基因。
初入出版業(yè)的“00后”
劉子淼的第一份正式offer來自出版社。在此之前,她曾在一家互聯(lián)網大廠實習。那段日子,劉子淼每天早上最晚9點到崗、最早晚上9點下班,生活被完全裹挾在高速運轉的系統(tǒng)中?!皞€人時間成了奢侈品,感覺非常不平衡?!庇X得“人生本應是曠野”的她很快毀約,開始重新找工作。春招時,劉子淼希望找到一份既能發(fā)揮專業(yè)所長,又能“喘口氣”的工作。在決心離職的當晚,看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發(fā)布的核算會計招聘信息。簡歷投送后,劉子淼迎來了漫長的等待期。后續(xù)的筆試面試經歷也相當坎坷——全憑記憶作答的專業(yè)題,擦邊進入初面;在2/3有社招經驗的無領導小組里,劉子淼因“毫無經驗”幾乎沉默,卻因一段自信的自我介紹意外獲得關注;在完全真誠表達的二面中,最終獲得了入職人大社的工作機會。在劉子淼看來,這次的入職經歷更像是一次“巧合”,之前完全沒有了解過出版行業(yè),但她自詡自己是個“天選出版社人”。
菠一畢進入出版行業(yè)也是偶然?!澳硞€春天的下午在求職APP上看到崗位介紹挺有趣,并且與自己的技能點差不多吻合,就投了簡歷試試?!比胄星?,菠一畢是“賣貓糧”的(在一家寵物品牌做內容營銷)。至今她還記得面試時,領導問她:“賣貓糧和賣書的區(qū)別是什么?”她回:“賣書是和人打交道,對于我來說比賣貓糧更有反饋。”
相比大多數(shù)“00后”的“誤入”出版業(yè),楊典早早就覺得自己“可以做這個”。大學最后一個學期,楊典的求職簡歷全都投給了出版社,一遍遍回答了“為什么來出版業(yè)”這個問題。她給自己的答案是:希望能處在一個始終有新鮮知識灌注的環(huán)境里,不斷提升自己,并且發(fā)揮才干。“第一份工作接觸的是圖書出版,中途又探索了一段時間‘歷史檔案整編’?!彪m然這份工作與她的專業(yè)更為相近,但由于一些令人遺憾的“人事”緣故,最終楊典還是回到圖書出版崗位。“也算是對這個號稱‘泰坦尼克號上選座位’的行業(yè)情有獨鐘了。”楊典說。
“00 后”真實職場狀態(tài)
菠一畢是圖書營銷編輯,工作目的尤其明確:希望新書可以“冷啟動”成功,老書可以“翻紅”大賣。她的工作日常靈活性極強,每天根據(jù)當下負責的圖書深挖賣點,建聯(lián)博主、大咖推介圖書,爭取促成合作?!皩嶋H流程中,不受控因素太多。”直到有一天她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你要允許事情進入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突然有種被點醒的感覺?!爸白鍪驴偸呛苤毕胍粋€結果,對于不確定性存在很大焦慮。后來經歷多了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發(fā)生的大部分事都不受個人控制,所以把該做的做好后,剩下的事就交給老天奶吧。” 菠一畢笑著說。
在童趣出版公司供職的楊典日常工作是選題執(zhí)行,也在嘗試做策劃。每天早上到工位上坐下,讓電腦開機,她也同步“開機”。面對前一天下班時給自己留下的小紙條回憶:今天最緊急的任務是什么,要推進哪個流程、催誰的進度、交什么物料,然后隨時準備著被“意外”拽走。有時候真的能體會到,“我是自愿加班的”,因為活兒真的干不完……
相對營銷和編輯崗工作的靈活性,劉子淼在人大社負責的納稅申報、發(fā)票管理、稅收政策對接等工作,更為系統(tǒng)化。她的工作日常在兩個節(jié)點有明顯不同,一是非月末月初,二是月末月初。非月末月初:早上打開瀏覽器先登錄稅務系統(tǒng)查看有無新通知,登錄公司內網、財務系統(tǒng),當作桌面背景板,然后打開網課,上午聽繼續(xù)教育,下午聽稅務師網課。除了固定工作外,劉子淼會認真聽部門領導對于一些特殊業(yè)務的討論,然后記錄下來,主動詢問自己的老師,進行自我消化學習。月末月初:除了每天都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打開簡稅系統(tǒng),開始拿著掃描槍處理各業(yè)務的進項稅發(fā)票核對銷項、進項,進行增值稅、文化事業(yè)建設費、所得稅等申報,此外還要配合國際出版部門處理非居民企業(yè)的企業(yè)所得稅和增值稅的代扣代繳工作,以及合作項目的稅務備案?!肮ぷ鞴?jié)奏不算緊張,但政策變化多,得時刻保持敏感?!?劉子淼覺得,剛入職場,工作中的小問題都有大學問,要時刻保持警覺性。
“00后”整頓職場?
根據(jù)此次的小型采訪調查看,“00后”進入出版職場后,化身情緒不穩(wěn)的“刺頭”“炸藥包”,并非他們的核心訴求,更多人希望“追求一份公平、公開與公正”。比如,反感模糊不清的規(guī)則和“看人下菜碟”的雙標?!?0后”在規(guī)則相對清晰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長大,習慣了平等的溝通與邏輯。當他們進入職場,面對約定俗成的“潛規(guī)則”,第一反應不是順從,而是問“為什么?”以及“這合理嗎?”。他們抗拒的不是辛苦,而是無意義的犧牲;捍衛(wèi)的不是特權,而是本該屬于自己的正當權益。與其說“00后”整頓職場,更確切的說法是“優(yōu)化職場的規(guī)則,讓職場變成大家所期待的空間”。“當規(guī)則本身是清晰、公正且被一致執(zhí)行時,“00后”恰恰是最專注、最合作的那批人?!眲⒆禹嫡f,社領導曾半開玩笑說,讓“00后整頓職場”,但她理解,領導所指更多的是期待“00后”作為新鮮血液,為相對傳統(tǒng)的環(huán)境注入活力,并非對抗或破壞。而在楊典看來,“00后”跟大多數(shù)職場菜鳥一樣,需要學的太多,即便是入職大半年,仍然會遇到完全沒做過、需要從頭學的工作任務。
劉子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年齡:26歲 崗位:稅務會計
入職后,感覺“最受益”的一次工作經歷
入職后,每天都有新知識入腦,但細細想來,讓我感覺“最受益”的,并非學會了某條復雜的政策,而是一次關于“如何有效溝通”的深刻實踐。那是8月的一天,我?guī)е?~5月厚厚一沓代扣代繳記錄,去稅務局打印完稅證明,預計有120份。出發(fā)前,我的前任老師就提醒我:“這事簡單,但枯燥耗時,業(yè)務員一般不太喜歡辦?!惫唬√栕潞?,窗口的稅務員看著我這堆重復繁瑣的單子,皺了皺眉頭,用開玩笑的語氣直言不諱地說:“你這業(yè)務太占時間,耽誤我月度績效考核了,處理你這一件的工夫,我都能辦完好幾件事了。”氣氛瞬間尷尬到冰點。我立刻想起了老師的提醒,也理解了他的處境。單純的道歉可能無濟于事,于是我決定換個方式。我一邊操作,一邊嘗試和他聊天,從“您這崗位也挺辛苦的”到“能成為國家公務員真的是天之驕子、吾輩楷模”……慢慢地,對話氛圍松弛下來,轉機隨之而來。聊開后,他主動低聲告訴我:“我?guī)湍憬Y束任務,你還可以再取2個號。”我照做了。于是,在他的指點下,3位業(yè)務員同時幫我開具證明。這個操作確實有點“占用公共資源”,但幸運的是當天大廳人不多。在“同齡人”“老鄉(xiāng)”等多重身份的友好加持下,工作進度飛速推進。(下轉第10版) (上接第9版)臨走時,那位小哥還特意叮囑我:“下次記得帶個U盤,直接拷數(shù)據(jù),會快很多?!睍r間來到第2次,我不僅帶了U盤,還帶上了筆記本電腦。這樣,遇到信息不明晰的地方,我可以當場查閱更正,無需再跑一次。果然,效率得到了質的提升。這件事讓我受益無窮。它教會我,職場上的很多障礙,其本質是人的障礙。硬碰硬地講規(guī)則有時行不通,而真誠的溝通、對他人體諒的姿態(tài),以及事后對工作方法的復盤與優(yōu)化,往往能化阻力為助力。這比學會任何一條單獨的工作流程都更有價值。
用一個關鍵詞形容你最近的工作狀態(tài)?
淡淡。這個詞不僅能形容我最近的工作狀態(tài),更反映的是一種整體的人生節(jié)奏,工作和生活像兩條并行的溪流,都在有條不紊地平穩(wěn)推進。這種“淡淡”,首先來自一種彌足珍貴的“秩序感”。在出版社做稅務會計,工作有清晰的周期。這種穩(wěn)定的節(jié)奏,讓我能清晰地規(guī)劃自己的時間。當下午五點下班,我能篤定地關上電腦,那一刻工作就留在了工位上。接下來的時間,屬于我自己,可以去散步、看書,或者只是發(fā)呆。這種“下班即下線”的確定性,本身就成了我“淡淡幸福感”的基石。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對立面,而是生活里一個穩(wěn)定且可控的部分。
工作過程中,最讓你上頭/下頭的瞬間是??
目前工作感覺良好,情緒相對穩(wěn)定,沒有什么特別上頭或者下頭的瞬間,如果一定要說出一個,那我想來分享一個下頭的瞬間,那就是非常不絲滑的電子稅務局網站。頁面在“加載中”的圓圈里無限輪回,仿佛在考驗你的耐心極限;好不容易填完所有數(shù)據(jù),點擊“提交”后,系統(tǒng)彈出一個令人絕望的提示:“系統(tǒng)繁忙,請稍后再試”;更讓人崩潰的是,好不容易加載出來的頁面,點擊申報時,它又說你登錄失效,這就意味著之前半小時的努力瞬間歸零,連個臨時保存都沒有,還得重新登錄,掃臉,重新操作一遍,一邊填一邊檢查還要一邊祈禱千萬別卡!這個“下頭”瞬間之所以深刻,是因為它讓你所有的專業(yè)能力和效率工具都瞬間失靈。每到這時,我都會打開小紅書,或者刷刷抖音,看到有和我一樣被稅務局“玩弄”的報稅人,我就放下心來。不過,被它“鍛煉”久了,我也被迫掌握了一些非正式技能,比如:精準判斷系統(tǒng)一天中哪個時段最不卡,以及養(yǎng)成“每完成一步就Ctrl+S一下”的肌肉記憶。這大概也算是一種無奈的成長吧。
做過“最挑戰(zhàn)職場規(guī)則”的事情?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六,我在調休的吸引下報名參加了書店支援新書發(fā)放活動。我的“歷險記”便由此開始:起得比雞早——那天我破天荒地看到了清晨五點半的城市,帶著一種近乎悲壯的心情奔赴集合點。目的地像“緬北”:車一路開,窗外的風景從高樓大廈逐漸變?yōu)橥恋篮托藿▏鷻?。如果不是跟著社里的大部隊,看著導航上持續(xù)偏移的定位,我?guī)缀跻獞岩勺约菏遣皇潜荒硞€“圖書配送”的幌子帶去了緬北。“防曬”到極致的工作環(huán)境:我們的工作地點不在明亮的書店,而是在地下車庫的角落里。沒有窗戶,只有昏暗的燈光,我們就在那里拆包、分揀、碼書,待了整整一天,仿佛一群守護知識的地下工作者。歸途的“天降彩蛋”:當晚上終于拖著疲憊的身體踏上歸途,一場難遇的冰雹竟被我精準趕上。我看著車窗外乒乒乓乓的冰粒,感覺這一天像一場被精心編排的荒誕劇,從早到晚都充滿了“驚喜”。這或許就是出版行業(yè)最接地氣的一面,無論你是在辦公室研究稅務政策的會計,還是在地下車庫里揮汗如雨的臨時工,最終,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書抵達它該去的地方。這段經歷沒有挑戰(zhàn)任何職場規(guī)則,但它挑戰(zhàn)了我對辦公室工作的想象,讓我對“出版”工作,有了更具體也更粗糲的認知。
菠一畢(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年齡:25歲 崗位:健康生活圖書事業(yè)部營銷編輯
入職后,最受益的一次工作經歷?
今年我有幸參與社里一本名為《顯化》的書的營銷工作,這本書其實是在講: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神經可塑性來提升潛意識層面的自我價值感,克服限制性信念來引導大腦看見機遇,調整行為,最后實現(xiàn)預期。書中有句話我特別喜歡:“你看待事物的視角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但你始終有權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視角?!?在做這本書的營銷時,每合作一位達人,看到在他們的視角下對這本書的推薦與解讀,我都覺得這份工作真好,感覺自己像一塊吸水的海綿,學到很多關于信念的哲學。前段時間我特別喜歡的一個演員辛芷蕾,拿到了威尼斯影后,網友翻出她2018年一條說自己是國際巨星的微博,我看到的一瞬間脫口而出:“顯化”成功。當時有種自己在做的書與自己最喜歡的演員所做之事呼應上了的感覺。
用一個關鍵詞形容你最近的工作狀態(tài)?
忙碌。最近在籌備兩本新書的營銷工作,每天一上班有很多消息等待回復,可以在同一時間段開啟數(shù)個聊天對話框、跟進不同達人的推書進度,每天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多來幾條爆款。
工作中,最讓你上頭/下頭的瞬間是?
最上頭的就是讀到一本特別好的書,真的覺得這本書可以幫到很多人,希望盡自己之力讓更多人知道這本書。幸運的是,也真的遇到了很多雙向奔赴的達人,對我們的書給予肯定并真誠推薦,這種時刻讓我最上頭!
頂頭上司說過什么話,讓你記憶猶新?
剛入行做圖書營銷經常被達人博主拒絕合作,通常我會回復“好的,那下次有機會再合作”,隨后自我揣測原因。有一次,我的領導想了解一個達人的合作意向,我說被拒絕了,她追問,那對方有說什么原因嗎?是對我們的賣點不認可嗎?我愣住了,因為在我過往的認知里,被拒絕了是不好意思問對方為什么拒絕我的。然后我去問對方原因,結果居然只是因為對方在國外目前確定不了返程時間,所以才先拒絕,其實我再爭取一下或者多聊幾句還是有機會。從那之后我開始明白,人長了嘴,又發(fā)明了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先開口,被拒絕了再說,就算被拒也可以大膽問原因,然后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楊 典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年齡:24歲 崗位:編輯
入職后,最受益的一次工作經歷?
第一次全流程跟進一個選題的落地,在每一個(真的是每一個)流程環(huán)節(jié)都出了意外,每日奔走在救別人放的火和救自己放的火乃至誰也不知道火會何時燒起來的途中,心情大起大落,進步的確也很顯著。這套書跟下來,我覺得自己起碼是一個入了門的小編輯了,現(xiàn)在遇到大部分情況,心里都能有個底——這個火我已經救過了。這里可以打廣告嗎?請支持我們的《神探甲小乙》,適合7~12歲孩子閱讀,不只是偵探小說,還是孩子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冷知識百科!
做過 “最挑戰(zhàn)職場規(guī)則”的事情?
勉強切題的話,我做過的(對自己來說)最驚悚的事情是,在校對環(huán)節(jié),核紅之后沒有整本打印,而是把改過的頁面打印出來替換進原本的校樣里,就送走了。這也不是絕對不可以的,但是,我忘記核對改后串行,導致前后文重復或銜接不上,并接到了質量檢查部的召喚。我再也不會忘記“改后串行”4個字了……
用一個關鍵詞形容你最近的工作狀態(tài)?
忙。忙得人仰馬翻,夜以繼日,不知天地為何物了!因為在進行一個流程非??鞎r間非常緊急的選題。與主任列完時間計劃,她問我能趕上嗎?我說理論上應該可以。她笑了,說實際呢?實際上我可以玩命!靠我自己努力就能完成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問題是有時候只靠我努力也不行,天上還是噼里啪啦地下“意外”。
工作中,最讓你上頭/下頭的瞬間是??
腦子里冒出一個選題,從一瞬間的念頭落實到產品形式、選題思路,甚至有時書名和宣傳語都冒出來的時候。我想做這個,我要做這個,我要把它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做書就像煉金術,從平凡中挖掘神奇。
頂頭上司說過什么話,讓你記憶猶新?
“流程里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出意外”,我以為這強調的是“意外”,結果是“任何”。是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