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京夢的中秋家宴
中秋前一天,女兒發(fā)微信說,中秋晚上一起吃飯,爸訂個飯店吧。我其時在外地,便聯(lián)系熟悉的幾家飯店,沒想到都沒有包間了。無奈之際,我想到了游園京夢的洛揚老總,看看他能不能解決一個包間,之所以最后才找他,實在是最后一招了。
“游園京夢”作為淮揚菜的新品牌,這兩年在北京有點火,在北京已經(jīng)開了好幾家連鎖店,包間肯定早已訂滿,我現(xiàn)在找洛揚老總,其實是給他添麻煩。沒想到洛揚老總爽快答應(yīng)想辦法調(diào)節(jié)。之后又問我,想吃點什么,我說,主要是小朋友愛吃的。
等我們一家到游園京夢中糧店,員工將洛揚親自定制的菜單給我,問我有什么要求。我一看,只有用驚喜來形容了。菜單如下:
涼菜:高郵雙黃蛋、揚州鹽水鵝、金陵燒鴨子、興化燙百葉、松仁馬蘭頭、蘇式熏酥魚;
湯:野生鱖魚沙溝魚圓湯;
熱菜:毛豆米螺螄螃蟹醬、老揚州蛋餃全家福、蘿卜燒高郵黑豬肉、興化龍香芋燒扁豆、老家青菜燒水牛肉、老家大碗蝦仁燉蛋;
點心:手工蟹黃包子、榨菜鮮肉月餅。
這份菜單足見游園京夢的美學水平,也能看出洛揚的過人之處。作為淮揚菜的“四大金剛”,陳萬慶和陶曉東鎮(zhèn)守揚州,“揚州宴”名聲遠揚,侯新慶離京去南京開“江南灶”和“云府”之后,洛揚一人在北京扛起了淮揚菜的大旗,淮揚府譽滿京城,一桌難求。新開辟的“游園京夢”作為淮揚府的時尚版,在京城迅速刮起了新派淮揚菜的小旋風。郎永淳第一次介紹我去,我就喜愛上,之后介紹朋友前往,也都嘖嘖稱贊。但這一份菜單,還是讓我意外,因為很多菜是菜單上沒有的,平常也不怎么做的,有“私人定制”的成分,思鄉(xiāng)的含金量極高。適逢中秋,估計洛揚也和我一樣,懷鄉(xiāng)的情懷難以抑制,借菜肴來緩解鄉(xiāng)愁和故里之念。
故鄉(xiāng)的美食是緩解鄉(xiāng)愁的良方,一簞一食能治愈百般鄉(xiāng)愁滋味。我和洛揚其實交流不多,但他看過我的《人間食單》,這份菜譜里既包含《人間食單》的元素,又巧妙地將“老家”二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出生在興化茅山,在高郵出道走上文壇。興化、高郵的美食烙進了我的記憶,烙進了我的神經(jīng),烙進了我的靈魂。菜單里兩次出現(xiàn)了興化和高郵,“高郵雙黃蛋,高郵黑豬肉”,“興化燙百葉,興化龍香芋”。兩次出現(xiàn)了揚州,“揚州鹽水鵝,揚州蛋餃”,兩次出現(xiàn)了老家,“老家青菜燒水牛肉”“老家大碗蝦仁燉蛋”。這讓我快淚流滿面了,美不美,家鄉(xiāng)水,愛不愛,家鄉(xiāng)菜。月是故鄉(xiāng)明,菜是老家香。我們一家六口吃得開心極了,菜很豐盛,味道都極其鮮美。幾乎每道都值得書寫,印象最深的還是“野生鱖魚沙溝魚圓湯”。出門前,女兒說,當年從美國回來在高郵吃過一道鱖魚湯,特別難忘,因為鱖魚是漁民剛從運河里打上來的,屬于出水鮮。沒想到中秋晚上居然吃到了鱖魚湯,一嘗鱖魚的味道,大概率是運河里的,或者是高郵湖的。而興化沙溝鎮(zhèn)的魚圓則是里下河魚圓的天花板,細嫩,乳白,鮮得掉下巴。這道菜是洛揚的靈感之作還是游園京夢的經(jīng)典之作?高郵興化如此結(jié)合,太驚艷了,我們把剩下的魚湯魚圓打成兩個包,各自帶回家。
這席中秋家宴不僅堪稱美食,也是一篇完美的作品,構(gòu)思精巧,聯(lián)系豐富,以“老家”和“中秋”為紅線,串起一粒一粒看似家常而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可作為經(jīng)典版收藏。我這文學評論家的積習難改,雞蛋里挑下“刺”。因為其他菜太完美了,有一道菜略遜色一點,就是“興化龍香芋燒扁豆”,這是我《里下河食單》最為推崇的一道菜,也是里下河人中秋必吃美食。但興化龍香芋屬于大芋頭,切開和扁豆燒,似乎韻味不足。如果用那種雨花石大小的小芋頭可能會黏一點,粉中有黏,而選用的扁豆疑似是北京地產(chǎn)的扁豆,不是地道的里下河扁豆,里下河扁豆的那種澀中帶糯的清香味不夠。
巧的是我們還喝上了陳年的“中秋酒”。臨出門前,我找了一瓶2011年的澳洲紅酒,女兒一看,說,還是我那一年在海關(guān)免稅店帶回來的。這里面也有故事,女兒從2003年去美國念博士、博士后,每次回國總要帶些禮物,有時候花里胡哨不適用,我就建議每次帶兩瓶紅酒,不貴,品質(zhì)又好。這次喝的酒,就是她2011年中秋回國過中秋孝敬我們的。14年過去了,京城團聚,家人圍坐,夢回故里,明月更親。
【作者簡介:王干,出生于江蘇里下河,現(xiàn)居北京。作家,學者,書法家。散文曾獲魯迅文學獎,著有《王干文集》十一卷?!?/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