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视频在线,93看片淫黄大片一级,久久久一级黄色片,wwwjizz国产,日本三级福利片,国产精品九九九九,国产一区美女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天下德園
來源:光明日報 | 譚國倫  2025年10月11日12:01

半邊城,半邊山。城是五彩斑斕的喧鬧與繁華,山是綠色葳蕤的寧靜和莊嚴(yán)。城與山之間,是清澈的嘉陵江水,江水把它們緊緊相連。

走進四川儀隴,你會有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這里有和其他景區(qū)不一樣的文化景致。有的地方打造“福文化”,有的地方打造“壽文化”,儀隴人則全心全意地打造獨特的“德文化”。當(dāng)?shù)厝艘浴暗隆睘闃s,癡迷地解讀一個“德”字,并把“德”作為生活、工作以及走向社會的準(zhǔn)則?!暗隆币呀?jīng)鑄進了儀隴人的靈魂。

在儀隴新城,一座“儀山嘉水,德韻流芳”的德園,就詮釋出儀隴人以德為本真、以德行天下的樸素民風(fēng)和奮斗情懷。

清澈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明亮純潔而真誠。儀隴人說,那是先哲們的眼睛。期冀綿綿,祝愿滿滿,德儀嚴(yán)嚴(yán),都在那些眼睛里,那些眼睛規(guī)范著儀隴人的一言一行。

一條“德”字長廊,把從甲骨文時代至今上百種風(fēng)格的“德”字全部書寫于長廊上。不同風(fēng)格的“德”字由不同時代的仁人志士書寫。這些“德”字所蘊含的風(fēng)格,無不彰顯出書寫者厚德載物、憂國憂民的情懷。

德園的“德”字長廊里,每一個“德”字都令人震撼。百余位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為了國家強大而以身許國的科學(xué)家們,他們的雕像矗立在步道兩側(cè),踐行了中國人的“德智”“德勇”精神。

德園以紅色教育為主題,同時兼顧國學(xué)傳承、健身鍛煉、休閑游賞與修身養(yǎng)性等功能,園內(nèi)有廣場、書院、劇場、藝術(shù)館等場所。儀隴人除了提出《有禮十二條》,還把愛情婚姻歸納為七步:一步相識,二步相知,三步相惜,四步相愛,五步相守,六步相隨,七步白頭。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儀隴人用“德”來詮釋和諧價值觀,把溫馨提示送給每一個來德園休閑的人。孩童的純真、青年的活力、老年的風(fēng)范,盡在德園。

在儀隴,很多孩子都會背誦有關(guān)“德”的成語或詩詞。孩子們學(xué)說話的時候,父母都會教育他們“德性”“德行”“德興”,以“德”塑性、有“德”行遠、大“德”興業(yè),有“德”才有“得”。

愛好書法的人,都會寫幾種不同體的“德”字,還會說出“德”初始是由“行”和“直”構(gòu)成,強調(diào)正道直行;后又加上了眼睛,表示目不斜視,行為要正,目光要正,才是有“德”;“心”字底,代表只有行為正、目光正、心正,才會成為高尚的、有道德的人。

最近幾十年來,自豪的儀隴人對“德”字又有了精辟的新注解。字右側(cè)是14億多人民一條心,左側(cè)的“雙人”是儀隴籍的朱德元帥和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張思德,他們以胸懷大如海、意志堅如鋼的品德,擎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初心,成為全中國人民的榜樣和楷模。以這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榜樣,全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萬眾一心,共同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而奮斗。

我在儀隴的每一天,都會在晨光熹微之時,到德園去散步。莫道君行早,早就有很多人在德園健身了。有漫步慢跑的,有舞扇舞劍的,有練拳習(xí)武的,還有孩子在看那些英雄人物故事。

我停下腳步,和一位穿綠色工裝的園林工人聊了起來。他是儀隴秋埡鄉(xiāng)農(nóng)村的,兒子在巴中打拼,女兒畢業(yè)后在重慶工作。兒子給他們老兩口在縣城里買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讓他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們也主動承擔(dān)起照看孫子孫女的責(zé)任。孫輩上學(xué)后,老兩口來當(dāng)了園林工人。

政府考慮到有些工人的實際情況,允許他們把一天8小時的工作變成四等份來做。每天早上4點半至6點半到園里清掃衛(wèi)生,6點半后回家送孩子上學(xué);8點至10點回園里負(fù)責(zé)草坪樹木修剪,10點后去學(xué)校接孩子回家吃午飯;下午4點至6點再回園里為草坪花木澆水,6點后去學(xué)校接孩子回家;7點至9點再回園里打掃衛(wèi)生。

我第一次聽說,工作還可以這樣安排,既兼顧了家中的孩子,又不耽誤工作,還避開了中午的高溫酷暑。不用接送孫子孫女的,可以直接在上午工作4個小時,下午工作4個小時,同樣避開中午的高溫。

政為民生,事為民謀。這不是政府的大德嗎?

問及他的姓氏,他說姓張。我說是不是和張思德一個家族的同姓???他說不是,張思德是思德鄉(xiāng)的,他們秋埡鄉(xiāng)并入思德鄉(xiāng)后改成了思德鎮(zhèn)。不過他很自豪地說,“他屋頭的”(老伴)姓朱,是馬鞍鎮(zhèn)的,和朱德是一個宗族。說起“他屋頭的”,他還有些話說,朱老總回儀隴時,“他屋頭的”小時還見過朱老總呢。朱老總老家馬鞍鎮(zhèn)現(xiàn)在有了高鐵站,老張的兒女每次都在馬鞍站乘高鐵。

那一刻,在朝霞滿天的晨光中,我看到了這個園林工人身上閃耀著迷人的中國紅,那是對現(xiàn)在生活感到知足的顏色。

也許是園林工人老張的情緒感染了我,我在德園的腳步也變得輕盈。晨風(fēng)微微,晨光熹熹,晨水清清,德入心脾。朦朧的遠山像德高望重的寬厚長者,近處清晰的大樹像德達天下的青年才俊,靈動的花草正是德芳四鄰的聰慧少年。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天光云影,湖光山色,盡顯草木葳蕤。猛然間,我發(fā)現(xiàn),山已在湖中,城已在湖中。盛夏時節(jié),湖中已是荷葉田田、荷花燦燦、荷香陣陣,粉色、白色、紅色、黃色的花苞高潔挺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荷之美不正是“德”之美嗎?

那一日,我在德園里沉思良久。“德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注重道德、講究美德、成就品德的禮儀之邦。除了“德文化”,還有“善文化”“和文化”……

我對儀隴這個西部小城情有獨鐘。不是因為它是我故鄉(xiāng)的近鄰,而是因為這個一生也讀不盡的“德”字。

游人漸漸多了。從他們的口音里可以聽出,一些是儀隴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游客。隨意問幾個游人,他們也被“兩德故里”所吸引,來品味“德鄉(xiāng)”之深厚底蘊。

原來,德園不是儀隴人的德園,是天下人的德園。

(作者:譚國倫,系中國作協(xié)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