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阿勒泰
我第一次去阿勒泰是2020年,為迷你劇《我的阿勒泰》采風。怎樣描述那種震撼?是生長于祖國東部城市的我從未見過的山川地貌。車輛行駛在遼闊青翠的牧場、巍峨的山川和無邊的沙漠中時,對自然的敬畏,對多元文化的驚奇,讓我深感自己所知之有限,自我之渺小。馳騁在水草豐沛的阿勒泰,途經(jīng)的牧羊人大聲用簡單的普通話跟我們打招呼,問我們要不要去做客。
北疆很大,我們常常要停下來問路。在富蘊縣,我們遇到一個上初中的哈薩克族男孩,他平時在縣城上學,周末回家?guī)兔Ψ排?,會說很好的普通話。他在電商平臺上花1元錢買了個衛(wèi)星導航,比我們的導航精準得多。聽聞我們找不到路,他的媽媽交代他不要放牛了,趕緊為我們帶路,生怕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有任何失望和不開心。
男孩讓我們叫他“老葉”,向我們介紹這里最美的地方——“彩虹布拉克”。在“老葉”的指引下,車子載著我們駛?cè)肷钌?,沒有路了,大家就下車步行。沿途都是松林,道路上出現(xiàn)一顆顆深紅色的石頭,那是滿地的石榴石,有著漂亮的鉆石般的切面,還有更多嵌在山體的頁巖里,我們發(fā)出驚嘆。走過鋪滿石榴石的路,翻過松林埡口,天色漸黑,“老葉”指著下面一大片無際的樹林說,再走一會兒就是“彩虹布拉克”了。一路采風的經(jīng)驗讓我們對西北的時間概念心存敬畏,于是我小心地問他,“一會兒”是多久。他說,“騎摩托車的話,四五個小時吧?!?/p>
實際上,直到離開阿勒泰,我們也沒有找到“彩虹布拉克”。我和編劇買了市面上所有能買到的哈薩克族文化研究的書籍,又專門去咨詢民族學專家,才知道并沒有這個地方?!安屎绮祭恕被蛟S是少數(shù)民族語言在轉(zhuǎn)換成普通話過程中的一個美麗誤會。但是大量的資料翻閱工作并沒有白做,我被“在哈薩克語中‘我喜歡你’是‘我清楚地看見你’的意思”這個信息吸引,被哈薩克族文化對情感的理解打動,也把這個信息用到了劇本中,成為后來劇集的“金句”之一。
2022年,我們又進行了一次采風,交到更多的哈薩克族朋友。我們在大薩孜夏牧場遇到一個開小賣部的女孩,她給我們展示了松膠;在哈巴河遇到一個叫馬軍的干部,他告訴我們“羊糞蛋蛋治凍傷”的笑話。我們還拜訪了男主角巴太的原型人物之一——恰拉哈爾。第一次見他時是秋天,他在特克斯縣城工作,這次是春天,他已經(jīng)回到伊犁的牧場,他熱情邀請我們?nèi)⒂^牧場、跳黑走馬,跟我們講述了他的獸醫(yī)生涯、他對馬兒的感情。
后來我們?nèi)ネ鸵舨剪斂瞬菰?,參加哈薩克族朋友的婚禮。繁星滿天,我和編劇彭奕寧躺在草地上,第一次感受什么叫“星垂平野闊”,分享著各自的感悟。我說我開始思考拍攝這樣一部劇集的真正意義:在一個與自己生活環(huán)境完全不同的地方,見識更大的世界,激發(fā)自身對生活的樂趣與熱情。
劇集播出后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帶動了新疆的旅游。我也很多次重返阿勒泰,每當聽到贊美,都會感到恐慌。這部劇受到那么多觀眾的喜愛是意料之外,我們不過是把握著時代的脈搏,與當下觀眾共情。整個劇集建立在作家李娟的原著對世界獨特的觀察角度和感知力之上,建立在哈薩克族朋友們向我們熱情分享的人生故事之上。
真誠、善良是我們幸福的來源??v然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那都是我們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獲得智慧的必經(jīng)之路。親愛的觀眾,“再顛簸的生活,我們也要閃亮地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