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视频在线,93看片淫黄大片一级,久久久一级黄色片,wwwjizz国产,日本三级福利片,国产精品九九九九,国产一区美女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病床是個大學校
來源:新民晚報 | 王充閭  2025年10月09日08:35

人的生命歷程宛如單向行駛的列車,又似大江東去,是一次性的,往而不返,不可重復。而疾病又總是伴隨著生命而來,接轉著生命而去。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病氣》一詩中寫道:“自知氣發(fā)每因情,情在何由氣得平。若問病根深與淺,此身應與病齊生?!奔热患膊∨c生命相伴而生,那么,同疾病作斗爭,以保持身體健康,就應是貫穿整個生命歷程的永恒課題。

由此,自然會聯(lián)想到,人在獲得了生命之后,不能只是消費它,支配它,享用它,還必須時刻考慮到如何滋潤它,培育它,調(diào)適它。因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滅的,弄得不好就會得而復失,健康也不例外。特別是人過中年,生命旅程進入了事故多發(fā)期,肌體的各種零部件不斷地出現(xiàn)破損,活力在逐漸衰減,或早或晚,總有那么一天,會像江淹的五彩筆那樣,被“造化小兒”強制索回。

這原本是一個至為淺顯的道理,可是,對許多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時期很少患病的人,卻往往缺乏清醒的認識。他們存在一種錯覺,以為自身體質絕佳,簡直到了與病苦絕緣的“仙家”境界。日常生活中經(jīng)??梢砸姷?,有些人以自己的體魄健壯相標榜,拍著胸脯,吼著喉嚨,津津樂道,簡直是忘乎所以,結果放棄了對疾病應有的警覺。

其實,這是很不明智的。老舍先生講過這樣一番哲理性很強的道理:“楚霸王不害病則沒得可說,一病便了不得。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然后再明起來,則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且至明過了度,忽然燒斷,如百度電燈泡然。這個,照直了說,便是小病的作用?!?/p>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些體弱多病的人反而壽命比較長。前面說到的白居易,自小體弱多病,為此,曾有“年少已多病,此身豈堪老”之句。但他并不自暴自棄,而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自我調(diào)攝,注重養(yǎng)生。他在《寄同病者》一詩中說:“或有終老者,沉賤如泥沙?;蛴惺級颜?,飄忽如風花。窮餓與夭促,不如我者多。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弊詈螅K以多病之身,得享七十五歲上壽,超過了當時人們向往的“古稀之年”。

這類似乎反常卻頗合乎道理的現(xiàn)象之出現(xiàn),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認為,主要在于體弱多病者自覺維護健康、珍惜生命、保養(yǎng)的意識比較強。他們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存在著弱項,于是,主動調(diào)理,時刻不忘自我保健;這樣,在飲食、醫(yī)療、心理調(diào)適、生活規(guī)律等諸方面,要比那些表面健壯、實則外強中干的所謂“硬漢子”科學、合理得多。其次,他們自知體質較弱,常常甘拜后塵,不去逞強、硬拼、“打腫臉充胖子”,不做那類超越極限、力不從心的冒險試驗。這也就減少了許多風險,避免出現(xiàn)意外。再者,患病本身,有時也能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患病,無疑是一件倒霉的事。但是,得過一場病,可以為自己掙得一份認識上、生理上的財富。只要能夠正確對待,它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效果,那就是可以使人懂得一些生活的辯證法,增強對于災難的預防能力、應對能力和承受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病床是一個大學校。

這是帶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但也不能否認,這種“紅塵覺悟”未必就那么牢靠,“好了傷疤忘了疼”的現(xiàn)象也不時可見——認識得遲,卻消失得很迅捷、很干凈。有些人是一下了病床,恢復了健康,就把這些以慘重代價換得的感悟忘得無影無蹤了。我在南方有一位朋友,前些年由于用腦過度、積勞成疾,患過一場大病,這個慘痛的教訓,按說早就應該牢牢記取了;可是,癡情眷戀,愛書成癖,已經(jīng)到了執(zhí)迷不悟、至死靡它的程度,病勢一經(jīng)好轉,便又故態(tài)復萌,有時甚至是變本加厲,結果,很快又舊病復發(fā)了。元代詩人聶碧窗有兩句詩:“到底不知因色誤,馬前猶自買胭脂。”這是哀嘆被擄少婦的。意思是,她在被擄途中看到有賣脂粉的,仍然要買,以便打扮得更漂亮一些,完全忘記了正是因為年輕美貌而慘遭劫擄的教訓。寥寥兩句,寄懷深遠,語重心長。此刻,如果聶氏在側,料應也會為我那位“書癡”文友,題上幾句哀憫或者婉喻的詩句。

實際上,稍早一些的南宋詩人楊萬里已經(jīng)這樣做了,只不過他寫的是一首自嘲詩。題目比較長,把本事交代得很清楚——《淋疾復作,醫(yī)云忌文字勞心,曉起自警》:“荒耽詩句枉勞心,懺悔鶯花罷苦吟。也不欠渠陶謝債,夜里夢里又相尋?!遍L期以來,詩界把六朝大詩人陶淵明、謝靈運奉為代表性人物。作者在這里詼諧地說,我也不欠二位的債呀,他們怎么總來找我“討賬”呢!“渠”,方言,作“他”或“他們”解。說是“自警”,實際上看不出來,倒像是自解、自辯,結果只能是故我依然。人啊,人!就是這樣麻痹,這樣執(zhí)拗,這樣善忘。

這里說的是自矜身強體健,錯誤判斷形勢的事例。還有一種錯誤抉擇的情況,說來更是令人痛心。從前我有個鄰居,是市里的中層領導,五十多歲了,體檢時發(fā)現(xiàn)患了胃癌,當時正趕上市人大換屆,為了能夠再上一步,便把病情隱瞞下來,前后鬧騰得耽誤了半年,結果,雖然當上了市人大副主任,卻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最后送掉了一條命,演成了人生悲劇。

作為過來人,走筆至此,忽然記起三十年前我那次大手術。故題兩首七絕以為紀念,題目是《面對手術刀痕感而賦此》:“刀兵未見見刀痕,平地風濤險更頻。度盡劫波成妙悟:一重冰雪一重春?!薄傲舻民:鬯茝椇?,病魔兇惡夢重溫。休矜少壯頑軀健,豈有金剛不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