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高考故事:阿來、羅中立、格非上演趕考“劇本殺”
當命運的齒輪開始轉(zhuǎn)動,你會選擇放手一搏嗎?今天是2025年高考最后一天,我們來講講幾位著名作家的高考故事。他們在人生不同的境況里與高考相遇,因著對知識和美好未來的渴望,上演不拋棄不放棄的故事,精彩生動,堪稱一個個用生命書寫的高考“劇本殺”。
阿來:一個少年的川西版“山路狂飆”
1977年寒冬,18歲的阿來正在阿壩州水電站當一名拖拉機手。一天,在工地上,他接到初中老師的口信:“高考恢復了,你一定要去試試!”這個改變很多人命運的消息,震動著少年阿來的心。他知道,必須抓住機會。
當時水電站正值冬季施工高峰期,工作節(jié)奏快,常常連軸轉(zhuǎn)。到了考試前一天,夜里 12點阿來才下班。他決定連夜騎車走山路去縣城趕考。騎著借來的“二八大杠”自行車,在手電筒微弱光芒照耀下,阿來沿著崎嶇山路向前進發(fā)。此刻他手里攥著的仿佛不是自行 車把,而是自己的命運。當時這一幕非常有畫面感,這場一個人的“山地拉力賽”,有點川西絕壁上“《頭文字 D》真人版”的意思。
當阿來趕到縣城時已是凌晨。由于當時復習備考時間有限,阿來的高考成績不算拔尖,但也足以讓他這位渴望知識的青年成功地收到馬爾康師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在學校圖書館,阿來徜徉在知識的海洋,如饑似渴地“啃”卡夫卡、馬爾克斯、惠特曼等名家的作品,儲備了豐富的文學養(yǎng)料。這也為他日后寫出《塵埃落定》這樣的作品打下堅實基礎(chǔ)。
羅中立:二十九歲鍋爐工的“報名絕殺”
1977年冬季恢復高考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同樣也回響在大巴山深處。當時已經(jīng)29歲的達縣(今達州市達川區(qū))鍋爐工羅中立,業(yè)余畫連環(huán)畫已小有名氣。他當時正準備結(jié)婚成家,張羅買木材做家具。在親友的勸說下,羅中立在高考報名截止前一天,從鍋爐房下班 后沿著大巴山一條河向報名點進發(fā)。
當他步行趕到縣城招生組所在的招待所時,報名時間已經(jīng)截止了。幸好招生組里有一位老師認識羅中立,網(wǎng)開一面,讓他成為考區(qū) 最后一名報考者。由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zhuǎn)動。羅中立之后考入四川美術(shù)學院油畫系,成為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大學生。三十年后,他成 為當年自己報考的這所美術(shù)學院的院長,而他的代表作《父親》震撼全國,成為藝術(shù)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格非:高考前夜發(fā)高燒差點放棄考試
1981 年的夏天,江蘇鎮(zhèn)江。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格非(當時還叫劉勇)突然生病發(fā)燒到 40 攝氏度,渾身無力。在《當木匠,還是上大學?》一文中,他描述自己當時的感覺“每一根神經(jīng)都像已經(jīng)斷掉了”。他心想,這下完了,去年沒考上,今年生病又上不了考場,干脆聽母親的話,去學木匠手藝吧。熬到夜里 11 點多,班主任羅老師帶著校醫(yī)突然來到格非床邊,給他注射了一針葡萄糖,并逼著他喝下三大碗稀粥,勸他一定要堅持上考場……
當格非從考場回到學校,羅老師幽默地對他說:“如果你想放棄高考,現(xiàn)在仍然來得及?!眱扇硕紩牡匦α似饋?。格非考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后來與余華、蘇童成為中國當代“先鋒文學三劍客”。
從阿來的“山路狂飆”到羅中立的“報名絕殺”,再到格非的“發(fā)燒逆襲”,在高考這個舞臺上,有各種劇本上演。但甭管劇本多奇特,堅持到交卷鈴響就是贏家。就像蘇軾說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祝所有考生在人生的考場一路過關(guān)斬將,旗開得勝。高考之后,還可以找這三位名家的作品欣賞。
阿來作品推薦:《塵埃落定》《云中記》《阿來講杜甫成都詩》《大河源》
格非作品推薦:“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褐色鳥群》《登春臺》
羅中立圖書作品推薦:《正在發(fā)生:羅中立手稿1963—2017》
(劉凌霄對本文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