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曉楓:想做昆蟲一樣的作家
近日,“閱見三亞·書香天涯”2025讀書季系列活動之名家分享會在三亞舉行。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周曉楓攜其兒童文學作品《星魚》亮相,與數(shù)百名讀者共赴書香之約。海南日報“口述海南·葩姐說”團隊對周曉楓進行了獨家專訪,跟隨她走進一個充滿魅力的文學世界,從中追尋其關于創(chuàng)作的思索。
周曉楓(中)在三亞讀書分享會現(xiàn)場,右為海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蔡葩。韋茂金 攝
兒童文學并非僅為兒童而作
在浩瀚星海中,孿生星星兄弟小弓與小弩各懷憧憬。弟弟小弩向往遠方,毅然躍向大海,幻化成背部綴滿星斑的巨型鯨鯊;哥哥小弓放心不下,緊隨其后,卻因在穿越大氣層時受劇烈沖擊與弟弟小弩失散。自此,小弩獨自踏上充滿未知的海洋征途,在尋覓哥哥小弓途中,兇險與美好跌宕交織——這是周曉楓在《星魚》中為讀者構筑的瑰麗奇幻世界。
談及《星魚》的創(chuàng)作契機,周曉楓透露,靈感源于她在動物園擔任志愿者與飼養(yǎng)員的經(jīng)歷,寫《星魚》之前,她還在海洋世界住了一個星期:“作家不應閉門造車,而是要主動了解世界,汲取多元的生命體驗”。為深入了解海底世界,周曉楓也曾冒著中耳炎發(fā)作的危險多次潛水,并偶遇了鯨鯊。鯨鯊背后的斑點如倒置的璀璨星空,在大海的光影中閃爍,那種驚心動魄的美令周曉楓印象深刻。
“我特別想寫這樣一個生命,來自安全而遙遠的生存空間,忽然來到一個看起來很殘酷很陌生很不習慣的世界,它如何去拓展自己的生命?!痹谥軙詶骺磥?,天上的星星彼此保持著禮貌的距離,看似安全卻難以觸碰;陸地上的生物,獵食者與獵物也多是各自分離;而海洋世界最為特別,那里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生死交替,殘酷與燦爛共存,是最具生命力的大舞臺。
通過“星星墜海幻化成魚”的奇幻設定,周曉楓在《星魚》中,講述了一個關于夢想、自由、親情、成長、友誼和責任的故事。兒童文學并非僅為兒童而作,周曉楓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打破年齡界限,讓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能從中獲得對世界的理解、熱愛與渴望。
在海南省文聯(lián)副主席、海南大學研究員、“口述海南·葩姐說”主講人蔡葩看來,“兒童文學其實也是寫給所有成年人看的?!缎囚~》直接叩擊自由、親情、責任與擔當?shù)壬芩?,這也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思索的問題?!?/p>
周曉楓的系列作品。
寫作越寫越不像自己才是成長
《星魚》廣受歡迎,以其為藍本打造的同名全景文學VR作品入圍中國電影金雞百花獎首屆VR影展單元;由歌手周深演唱的《星魚》同名主題曲及MV上線后熱度爆棚,各平臺累計播放量超10億,并獲“2021十大年度國家IP”金獎。從創(chuàng)作至今,除《星魚》外,還有《巨鯨歌唱》《有如候鳥》《幻獸之吻》《小翅膀》等多部佳作的周曉楓先后斬獲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從紙筆寫作到如今的AI浪潮,在此次專訪中,周曉楓跟我們分享了她對“AI時代如何創(chuàng)作”的思考,“作家不必因AI出現(xiàn)而感到恐慌,因為當我們拿起筆的最初時刻,就有人比我們寫得好、寫得多、寫得快。寫作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作者傾注情感與經(jīng)歷,展現(xiàn)掙扎與思考的過程。不在于機器有什么強大的能力,而是寫作者有多么強大的愿望。即使有頂尖級的職業(yè)運動員,可我們還是想自己踢足球或打籃球,不是嗎?”
“寫作越寫越不像自己才是成長?!闭劶皠?chuàng)作的舒適區(qū)與突破,周曉楓以昆蟲生長為例,“希望我成為一個像昆蟲一樣的作家,它的卵粒、幼蟲、成蟲長得都不像,但它的每一個今天都是從昨天醞釀的,同時你也無法從它的每一個今天猜測到它的未來?!泵總€創(chuàng)作階段雖承繼過往,卻始終朝向未知生長。不過周曉楓也強調(diào),選擇留在舒適區(qū)同樣值得尊重,在熟悉領域生活、創(chuàng)作亦無可厚非。
周曉楓曾擔任張藝謀導演多部電影的文學策劃,這段電影工作經(jīng)歷對她的文學創(chuàng)作頗有影響。從懸念設置、畫面呈現(xiàn),到情節(jié)的陡轉(zhuǎn)、伏筆的埋設,電影創(chuàng)作的技巧啟發(fā)了她的文字表達。周曉楓坦言,如果沒有這段經(jīng)歷,自己的寫作風格或許會有所不同。雖然已離開電影行業(yè)多年,但她始終感激這段經(jīng)歷帶來的創(chuàng)作養(yǎng)分。
期待未來深入探索海南
近些年,周曉楓也成了“新海南人”,不時來三亞的家住上一陣兒,也曾自駕攜家人領略海南風光。
“我很喜歡海邊的生活,可以充分感受海洋令人震撼的力量。海洋的魅力就在于它容納萬千,無比遼闊?!痹谥軙詶餮壑?,無法用單一的詞匯去詮釋甚至不能用人類的評價體系去定義海洋,“人類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短暫渺小?!背毕缤{色心臟的跳動,浪聲引發(fā)如巨獸在逼近的幻覺……周曉楓對海洋的觀察和感知,成為她創(chuàng)作的不竭靈感源泉。
海南豐沛的綠植也深深吸引著周曉楓,“希望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能擁有像植物一樣蓬勃生長的生命力?!焙D系淖匀画h(huán)境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周曉楓表示,無論欣賞自然的美妙,還是在其中靜心閱讀,都令她身心舒暢,深感滋養(yǎng)。
此次重返三亞與讀者相會,周曉楓感慨,既有回家的溫暖與熟悉,也感受到城市的全新變化,“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時間,深入探索海南,在這片土地上汲取更多創(chuàng)作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