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院舉辦第二期讀書會
魯迅文學院舉辦第二期讀書會
12月17日,魯院青年理論小組舉行了第二期魯院讀書會。
會議首先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lián)十一大、中國作協(xié)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大家記錄著總書記講話中的金句和最新表述, “文藝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為時代的號角。”“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實的、現(xiàn)實的、樸實的,不能用虛構的形象虛構人民,不能用調(diào)侃的態(tài)度調(diào)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筆觸丑化人民”等等。大家深切地感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對民族和國家的深厚感情、對中華文化的自豪自信,飽含對文藝事業(yè)和文藝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熱切期待。學習講話,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深刻領會講話精神,清醒體認到自己的責任,表示后續(xù)一定會繼續(xù)深入學習,并運用到工作實踐中。
其后讀書分享環(huán)節(jié),大家在討論中也將最新講話精神,融入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體會:
胡嘉分享了張莉2016年出版的評論文集《來自陌生人的美意》,她認為張老師獨立理性而善意的筆觸,值得學習。文集中關于鐵凝、畢飛宇、金宇澄、弋舟、李娟、李修文等一線作家的評論讀來溫暖而有張力,對比視野很寬闊。文中延展提及的伍爾夫《普通讀者》《重點所在》《論小說和小說家》等作品也很吸引人。
歐華推薦了金一南的《苦難輝煌》,這本書他至少看了三遍,對書中所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發(fā)展史充滿震撼和敬仰,從書中深刻體會了共產(chǎn)黨從小到大、從弱變強的歷史過程;這本書對中國軍隊史的書寫也相當真實,紅軍長征時的中高級指揮軍官、比如軍、師、團級干部,年紀才20歲出頭。他感動于當時年輕人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信仰的力量,建議每位同志都要讀一讀。
葉怡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五點希望,表示將以此為要求做好與學員的交流和引導,繼續(xù)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她近期在看李洱的《應物兄》,恰逢李洱老師不久前來院授課,談到寫作如何處理經(jīng)驗素材及細節(jié)相關問題。她表示結合作品閱讀,能更直觀地感受到作家是怎么處理浩繁的寫作素材,如何讓小說中閑筆和主線交相呼應,如何通過豐富傳神的細節(jié)讓一個人物豐盈立體,獲益匪淺。
張俊平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著重談到文學和文藝的關系以及文藝工作者要堅守和發(fā)揮聚人心、暖人心、強信心的作用。他表示自己近期的閱讀與班主任工作相關,看了不少高研班學員的小說,總的感受是故事和情節(jié)多,但能記住的人物形象不夠鮮明,不太能感觸到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價值;他對年少時看的保爾、方鴻漸、孫少平等人物形象感受還極為深刻,他提出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小說,是否情節(jié)更重于塑造人物形象了?”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譚杰首先回應了人物塑造的問題,她也有同樣的感受,常感作品中講故事的多,而人物的辨識度不高,或者多見一個類似的群體。她近期重溫了《瓦爾登湖》,尤其喜愛從第五章之后的梭羅更為恬淡輕盈的筆調(diào),感受到文中也滲透出類似“德不孤必有鄰”儒家思想,以及關于平凡和不朽、萬物和諧的哲學思想等;這部非虛構作品,是梭羅在一百年多前面對工業(yè)文明發(fā)展時期對生命孤獨的生存思考,而大家生活在當代城市中,其實也同樣有孤獨的生存感。她會在下班途中聽這本書,也找來書閱讀,《瓦爾登湖》讓她感受到壓力的釋放和能量的回歸。
陳帥也回應了人物塑造的問題,他認為習總書記最新的講話中“文學藝術以形象取勝,經(jīng)典文藝形象會成為一個時代文藝的重要標識。一切有追求、有本領的文藝工作者要提高閱讀生活的能力,不斷發(fā)掘更多時代精神的新現(xiàn)象新人物”很能說明當下創(chuàng)作者亟需注意的問題和應該的走向,他以近期閱讀鐵凝小說集《飛行釀酒師》中的一篇《1956年的債務》為例,分析鐵凝是如何處理時代背景和人物性格等細節(jié)描寫的。他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語言文字,三者應該是均衡的,需要長期的寫作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自己也還在不斷研習。
楊碧薇認為,文學觀念的變化會帶動小說書寫的變化。中國古典小說對典型人物的塑造就很成功,如《水滸傳》《紅樓夢》等。而結構主義敘事學興起后,傳統(tǒng)小說的敘事手法被進一步打破,對敘事本身的側重成為小說追求的目標之一。在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鋒小說正是對敘事學的積極回應。此外,她近期在讀霍俊明的《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她認為,陳超的詩和詩論都具有鮮明的個體性和獨到的詩學價值。她結合陳超的生平、詩歌寫作及學術批評,分析了霍俊明這本評傳的特色,并分享了書中陳超早年考大學的一段軼事。陳超本人及其詩歌、評論是合一的,充滿了人性的溫度。
機關服務中心物業(yè)部新進員工張?zhí)煊硪矃⒓恿俗x書會,1998年出生的張?zhí)煊砩性诒惫ご笞x在職本科,他說自己在看徐川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從中受到很多啟迪并度過不少迷茫期,希望自己要不斷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大家也鼓勵他多讀各類書,進一步打開自己的視野和維度。
熱烈的討論中時有掌聲,氣氛輕松而真摯,每位與會者都認真地進行了學習和分享,大家認為小我的自我學習后,集體一起討論切磋也很有必要,確實應該將讀書、創(chuàng)作、研究和表達都結合起來,希望年輕同志都能在思想等各方面獲得進步和提升。
除參加作代會服務工作和當日上午領課的老師們外,其他在院青年同志均參加了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