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视频在线,93看片淫黄大片一级,久久久一级黄色片,wwwjizz国产,日本三级福利片,国产精品九九九九,国产一区美女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馬靜:從抗戰(zhàn)記憶中傳承民族精神
來源:光明日報 |   2021年05月07日11:18

從抗戰(zhàn)記憶中傳承民族精神

講述人: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馬靜

【青年學子說】

我生長于陜西漢中??箲?zhàn)期間,日軍不定期對漢中機場、城區(qū)和郊區(qū)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千余人死傷,房屋、財產損毀不計其數。

從我家出門沿著牧馬河堤步行15分鐘,就到了南河壩公園。公園不大,卻總是熱鬧,老人孩子各得其樂。穿過人群往里走,“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映入眼簾,碑文刻著:“慨自盧溝橋事變以還,倭寇稱兵,河山破碎,民眾慘遭蹂躪,領土橫被侵占,熱血青年為民族自由,國家獨立,起而抗戰(zhàn),奮勇殺敵,風起云涌,前仆后繼?!弊x著錚錚碑文,聽著身后的歡聲笑語,我真正理解了“今日雖死,猶生于萬世千秋也”。

2015年夏天,我高中畢業(yè),第一次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看到館中陳列的各種史料、文物,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當我數次仰起頭想讓眼淚流回去的時候,余光里,身邊不少人正在擦拭淚水。那一刻,我才理解了“有國才有家”的真正含義。

大二時,我看了一部紀錄片《二十二》,講述了中國內地幸存的22位“慰安婦”受害者的故事,其中李美金老人的悲慘故事讓我至今難忘。十幾歲的她被日本人抓去做慰安婦,“每晚都能聽到姑娘們的慘叫……”抗戰(zhàn)期間,這樣的故事在中、日、韓等國的數十萬女性身上發(fā)生。截至2020年4月,對日起訴的中國大陸24位“慰安婦”受害者原告均已辭世,仍無一人得到道歉與賠償……

有些事情雖已成為歷史,但卻永遠不能被遺忘。

作為中國人,我時常覺得幸運,能夠生長于改革開放后日益強盛的中國;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又時常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如何從抗戰(zhàn)記憶中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信念和目標。作為一名新聞傳播專業(yè)的研究生,我要用自己的專業(yè)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傳承弘揚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正如一部有關抗日戰(zhàn)爭電影中的臺詞所說的那樣:“我不知道何時成功,但有些事一定要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