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解讀《簡·愛》 看普通女孩如何逆風翻盤
本周一晚8點《一本好書》第二季迎來第九期節(jié)目《簡·愛》,這部無數(shù)少女成長過程中的必讀經(jīng)典,在節(jié)目中得到不一樣的解讀。
對很多人來說,《簡·愛》的故事更多只是簡·愛和羅切斯特的愛情故事,而這次的解讀則將告訴我們一個人格獨立、追求平等的簡·愛如何養(yǎng)成,它既是少女簡·愛的成長史,也從對女性平等的討論中映照出人人平等的終極思考。
還原簡·愛的生長環(huán)境
《一本好書》對該經(jīng)典文本的重讀,還原了《簡·愛》這本小說的原始篇幅。在過去諸多影視改編版本中,《簡·愛》的故事大多只截取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片段,而忽視了在原著中占有很大篇幅的少女簡·愛成長史。在《一本好書》的版本中,故事從簡·愛的成長環(huán)境說起,父母雙亡的可憐小女孩寄居在舅媽家,備受冷落與排斥,隨后又被送到了清苦的孤兒學校,遭遇了嚴苛校長的不公平對待。然而,小簡·愛卻從小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不管在哪里,她都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據(jù)理力爭。
在節(jié)目點評嘉賓、著名文化學者吳伯凡看來,這個開頭實際上奠定了簡·愛的性格特點,“所有東西都展示出來,她從一個不服從到骨子里頭的女孩,最后成為了一個能夠包容別人的人,包括她的舅媽,原諒那個瘋女人?!闭怯捎谏倌陼r代成長環(huán)境的惡劣,小簡·愛在困苦中不斷歷練,像打怪升級一樣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塑造。她正面對抗生存環(huán)境的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的性格特征也在此時就已埋下。
在愛情中強調靈魂平等
學校的生活清苦,卻教授了女孩們法語、鋼琴和繪畫這些貴族淑女們才能學習的技能。在簡·愛的一生中,孤兒學校賦予了她日后成為一個優(yōu)秀、獨立女性的可能。
當簡·愛以家庭教師的身份遇到貴族羅切斯特,兩人在身份和經(jīng)濟上的巨大懸殊,為兩人的關系帶來了巨大的溝壑。但對簡·愛來說,孤兒學校的教育給她帶來了家庭教師的工作,也讓她在離開學校后可以經(jīng)濟獨立。更重要的是,這種教育給簡·愛帶來了與貴族在文化技能上的平等,也約等于精神的平等。
她因精神上的富足,在與羅切斯特相處時才沒有卑躬屈膝。這種平等不但體現(xiàn)在男女交往中,更是對人格的平等要求,如簡·愛在故事中所說,“當我們穿越墳墓,站到上帝的面前,沒有了肉身的羈絆,沒有了世俗的偏見,我們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平等的!”而這樣剛強不屈、自重自愛的簡·愛,恰恰是羅切斯特此前未曾見過的,二人在精神世界的平等交流,給了他前所未有的觸動。
我們未必能成為簡·愛
用簡·愛自己的話說,“這不是簡單的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故事”。簡·愛不愿意做羅切斯特的情人去換取富足的生活,而她自己也繼承了大筆遺產(chǎn),雙方在經(jīng)濟上已經(jīng)平等,兩人的關系才真正找到了合適的位置。用節(jié)目點評嘉賓、著名編劇史航的話說,“沒有那種令人害羞的感激或令人掃興的屈辱,這一刻我要求你是我主人,下一刻我是你主人。換句話說,愛不是AA制,愛是輪流搶?!?/p>
這種選擇放到今天,我們都未必能成為簡·愛。有誰愿意放棄摯愛去過流離失所的生活?又有誰真的能堅守人生的道德底線,哪怕賠上一生不會再得的愛情?用主持人陳曉楠的話說,簡·愛的選擇是跟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而這種格格不入讓每個人在看這本書的時候都會映照到自己。最近引起軒然大波的網(wǎng)紅家暴事件、韓國女星遭遇不平等輿論暴力事件,無一不顯示著當今世界依然存在著性別不平等現(xiàn)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節(jié)目中,演員薛佳凝和周一圍分別飾演了故事里的簡·愛和羅切斯特。許久未在公眾視野露面的薛佳凝,不再是那個《粉紅女郎》中少不更事的哈妹,節(jié)目中的她表現(xiàn)沉穩(wěn)大氣,一段簡·愛的經(jīng)典獨白更是展現(xiàn)出她教科書般的演技,也演出了簡·愛清苦卻自傲的品性。而周一圍的亮相讓一個乍看上去像是紈绔子弟的羅切斯特有了更多的內心矛盾,時而張狂的表達下又不失紳士的謙遜,他和簡·愛之間的幾段經(jīng)典對話,也傳神地詮釋出人物本身的復雜性。兩位演員的角色完成度都很高,也讓這個故事顯得更為生動可感。